6月22日的盖尾镇后山村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因该镇东石线道路硬化项目石马至后山段全面建成通车,村民们在新路始末点立起拱门,庆祝这一来之不易的乡村新变。 据悉,该路段2020年动工至今,总耗资800多万元,路面宽度为8米,总长度 3.66 公里,极大方便后山、岭头、星庄、东许、后井等村群众出行,也为当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采访中村民们争先恐后为记者介绍祖上流传的一段佳话:解放前,这条路是莆仙往来的必经之路,因此地风水极佳,过往官商不论级别大小,凡经过此处都要下马落轿以表敬畏。也有人称之为“升官路”“发财路”。村民们细数着昔日的辉煌,言谈中无不自豪。 改革开放后,周边镇村的交通路网发展迅猛,当地交通没了优势,加之与濑榜路规划“失之交臂”,多年来,后基点后山、岭头、星庄、东许、后井村民生活出行仍需跨村绕道。路程曲折,村道狭小,十分不便,久而久之该路段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也成了后基点村居群众的“心结”。 倾听民声,引领发展,盖尾镇新一届党委、政府深化“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以攻必克、事必成的决心,为当地群众解决问题。镇党委牵头向上争取资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发挥资金拼盘效应,通过财政奖补和村级筹资筹劳结合的方式,推动该路段的建设。 党员带头将好事办好。村支两委班子与村里的老党员、有威望的老人、乡贤挨家挨户走访农户、听取意见、座谈协调项目涉农问题。因建设需要,该村党支部书记吴春福第一个拆除自家的围墙,带头让地、捐资修路,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道路规划中不仅没有发生一起土地纠纷,沿线约80%农户还无偿让地,出现了大家争先恐后拆围墙、做路基“筹资+筹劳”的火热场面。 今年3月,为了缓解返乡小高峰引起的交通拥堵,该路段试通车,往来车辆接成长龙,井然有序,群众拍手叫好。“道路变曲为直,出行化繁为简,当下就吸引企业家咨询回乡投资办厂事宜。”该镇党委组织委员黄东旭告诉记者,新路通车不仅打通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大大激发了农村活力,也为乡村振兴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优势和条件,打通群众渴望发展的“心路”。 应广大村民的要求,当日后山村举行了隆重的通车仪式,车辆游行中锣鼓鞭炮齐鸣,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共同祝愿出行平安、期盼新路新气象。 图为通车仪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