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牛图 “丝翎檀雕”木雕技法由中国传统工艺大师邵湘文先生首先发现,并进行研究、命名、总结、提升和推广。该技法自2009年推出后,为我县的工匠们开辟出一个个全新的雕刻艺术创作方向,他们通过不断借鉴创新,创作出许多精美作品。 ●刀尖上的工笔画 所谓“丝翎檀雕”,就是指以紫檀、黄檀等适宜雕刻的名贵木材为载体,以雕刀、铁笔作画,通过浅浮雕的形式创造性地将工笔图画立体地呈现在木质表面的一种新型木雕手法。 记者采访了解到,借由这种木雕手法,其所雕刻出来的形象便不再是某种单一纹饰,而是一幅幅工致写实的完整图画。它有别于单纯的浮雕、透雕、圆雕等传统雕刻,就工笔画而言,它转变了传统的宣纸载体,而以刀代笔,成功地应用木雕进行工笔画的再创造;就木雕来说,为木雕这一传统民间工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丝翎檀雕非常考究技术的雕刻。据介绍,单单是人工的成本就是普通雕刻的3倍,而且它所花费的时间也比其它雕刻多。另外,丝翎檀雕类似羽毛部分的雕刻须一刀完成,所以雕刻师傅的功底,和配备的雕刻工具,都成为影响作品效果和质感的重要因素。 丝翎檀雕家具带来的视觉震撼兼有历史的博大恢弘与艺术的绚丽华美,也提升了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致敬匠心深受青睐 近年来,从事制作丝翎檀雕家具的企业如星星之火,许多“仙作”作品中也出现了身影。 《五牛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也是少数几件唐代传世纸绢画作品真迹之一。2021年,三福小叶紫檀镶黄花梨丝雕《五牛图》横屏面世。三福匠人通过借鉴创新,以刀代笔,用流畅的线条勾勒出牛的骨骼转折,筋肉缠裹,雕工精湛,富有力度,牛头部与牛身的根根细毛,更是刀刀入微。 《五牛图》横屏以紫檀攒大框,其内隔出仔框,内嵌板以丝雕技法仿雕唐韩滉《五牛图》。环嵌黄花梨板,纹理瑰美,如水潺动,似云舒卷,兼以色如赤金,映衬紫檀之玄沉,金边铁面,对比鲜明。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匠人们刻画出的这五牛姿态不同,或行或立,或俯或昂,或顾或盼,而均筋骨壮健,肌肉丰伟,矫健有力,至于牛毛、牛角、口鼻、眼神之刻画,均工细入微,传神生动。如财牛悠然自得地享受着自己的美食;禄牛翘首长鸣,闲庭信步,是禄星的化身;福牛正面直视前方,线条富有力度,有平安、祥和、生活美好之意;禧牛回首舔舌、面露喜庆,象征吉祥喜庆;寿牛身躯稳健,目光炯炯有神,象征安康长寿。 三福工作人员郑少倩告诉记者,该《五牛图》面世后,便颇受众多爱好者的喜爱并收藏。 ●守正创新持续发展 传统木雕和现代艺术不断融合,不断创新融入时代生活,才能使技艺和文化长盛不衰。 郑少倩介绍说,丝翎檀雕雕刻的家具,既保持了中式传统家具的风韵,又得以在现代各大家居空间中游刃自如,“工匠师傅将其点缀于柜门、椅背、床头等处,往往别出心裁,有如画龙点睛,引人入胜。” 三福集团董事长黄福华认为,要使“仙作”产品在新时代赢得更广泛的市场认可,就一定要贴近人民生活,走进百姓生活,使之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欣赏。这种“物”与“艺”的融合创新,便能很好地诠释生生不息的工匠精神,彰显“仙作”文化中的中国智慧,并让“仙作”技艺在新时代得以更好的延续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