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8点黄金档播出《非遗里的中国(福建篇)》,通过非遗创新秀演、沉浸体验等全新的方式,集中展示了我省一批非遗项目,包括莆田木雕、莆仙戏、南少林武术、错金银等在内的13项莆田非遗项目亮相,持续引发热烈反响。 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目前,已有各级多项非遗项目入驻街区。当晚,荔城区文化馆馆长、街区保护发展中心负责人黄金梅看到节目中呈现的风情浓郁、“一夜鱼龙舞”的街区景象,欣喜不已。她说,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本期《非遗里的中国》节目录制地,在全国观众面前惊艳呈现,是一次重大的机遇。街区将紧抓节目长尾效应,深化“文化+旅游+传承”发展理念,充分挖掘我市丰富的非遗资源,积极导入文创、研学、演艺等业态,催生“非遗+”创新模式,打响文旅品牌,赋能我市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 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的方式,多维度呈现了我市非遗的深厚底蕴和创新之美。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三福集团董事长黄福华说,该公司探索“文化创意+观光工厂+研学科普+艺术馆+生态园”新模式,打造了三福文化产业基地,让游客亲身体验红木家具的整个制作流程,感受雕刻、打磨的匠心精神和乐趣,既吸引了人流,也带动了发展。此次央视聚焦莆田,必将催生莆田“非遗热”,助力文旅腾飞。 眼下,许多旅行社乘势而为,不断丰富旅游供给,特别是在即将到来的“五一”假期,精心策划本地非遗旅游线路,将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市博物馆、春晖艺术馆等地纳入线路安排,为游客提供更加深度的文化旅游体验。 “非遗‘活’了,旅游‘火’了。”莆田市假日旅行社总经理游燕萍说,央视的聚焦,让全国更多人了解到莆田非遗品牌,也让本地的旅游业态更加丰富饱满,促进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该旅行社在给外省游客提供莆田旅游精品线路时,将根据不同游客消费群体推出量身定做的线路,把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清明上河图》大型木雕作品参观等融入妈祖圣地美丽莆田旅游线路中,让游客真正感受到“文献名邦”的文化底蕴和时代气息,来到莆田、了解莆田、爱上莆田。同时,希望我市进一步延伸“非遗+旅游”产业链,开发有特色、有深度、有内涵的非遗旅游文创产品,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节目中,莆田木雕和莆仙戏等非遗项目尤为亮眼,节目的播出增强了广大莆仙人民对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同时也引发了对非遗项目旅游价值的认知和非遗文化‘活化’的思考。”仙游县西苑乡副乡长林晓云在收看完节目后说,在促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应该将非遗融入旅游景区、乡村旅游重点村镇等旅游空间,将非遗与乡村旅游、康养旅游、旅游民宿培育等创新结合。社会各界应该形成合力,共同为非遗文化促进旅游发展、带动经济提升贡献力量,将莆仙文化更好地传向世界,助力我市打造知名旅游目的地。 今年春节期间,莆田秀屿假日酒店积极融入“莆阳开春”“莆田元宵·迎福闹春”的部署,向顾客大力推介莆田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备受客户欢迎和点赞。4月22日晚,该酒店通过店内大屏直播了《非遗里的中国》节目,让员工和顾客共同欣赏莆田非遗风情。酒店总经理邓建华说,将以此次节目播出为契机,大力宣传推介莆田非遗,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既招揽更多客人,也助力我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双赢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