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桥社区夜景 邻里中心 风景这边独好。在鲤城街道南桥社区,木兰溪溪畔高楼林立、商贸繁华;岸边公园杨柳依依,芳草萋萋,点缀其间五帝庙、宋桥、古榕树,勾勒出一幅“古桥、古庙、古树、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画卷。 南桥社区地处仙游县城中心区域,辖区面积0.7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6228人,现有常住人口16684人。社区历史悠久、人文厚重,宋至清称“南门”(迎薰门),又因千年宋桥而得名,彰显古代仙游文化的象征符号。辖区五帝庙至今保存完整,始建于唐宪宗元和年间,奉祀中华民族始祖“黄帝、颛帝、帝喾、唐尧、虞舜”五位上古大帝。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的宋桥横跨木兰溪,几十吨重的巨石条铺筑,两旁石砌栏杆,18个桥墩全部设计为船形,堪称古代建筑瑰宝。 南桥社区传承千年的龙舟祭船习俗,如今已列入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赛龙舟除了吊祭屈原,还吊祭民族英雄戚继光于嘉靖年间在南门虎啸潭抗击倭寇的事迹。 古桥悠悠、古庙沧桑,然而这一带以往是低洼地带,成片旧房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2014年,宋桥棚户区改造项目火热推进,拆迁面积约2.5万平方米,涉及三大项目,分别是木兰溪防洪景观工程、仙榜路拓宽升级改造工程、拆迁安置房工程。宋桥片区已然变身成为靓丽的仙游南大门新地标,建成一条沿溪自然和人文景观带,结合水景、休闲设施、活动场地,打造为集商贸、休闲、健身、娱乐于一身的滨溪城市综合体。 南桥社区“党建+”邻里中心位于宋桥片区,总建筑面积3655㎡,坚持党建引领这一主线,完善社区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食有所安、居有所乐、事有所办等6项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多心合一”模式,打造开放共享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和一站式便民服务圈,汇集了居民日常生活和办事所需的基本功能。 中心完善八大功能布局,分别为: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办事窗口、网格化管理服务站、志愿者服务驿站);长者之家(老年人活动中心设有邻里食堂、书画区、棋牌区、阅读区、手工制作区、乒乓球室、舞蹈排练室、健康小屋、智能体检、中医保健);儿童之家(儿童益智活动区、儿童画报区、艺术国学、美术培训,提供四点半至六点免费托幼服务,定期开展公益课堂);莆阳文化驿站(南门书吧提供各类书籍3000余册,南桥记忆馆陈列邻里老物件、展示龙舟非遗文化及古建筑、古民居);邻里卫生服务所 (名医诊室由县总医院每周四主任医师巡诊,健康小屋由鲤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到为居民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以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健康体检与随访);家政服务中心(月嫂、保育、育婴、护理护工等职业技能培训,推荐介绍就业、上门服务);南门讲堂(提供免费法律讲座、老人养生讲座、妇女保健讲室、书画名家讲座、读书沙龙等活动)。 南桥社区在基层治理中,扎实推进“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在完善“党建+”邻里中心的基础上,继续探索重心下沉、建强末梢的路径,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该社区将辖区划分为9大片区、41个网格、656个单元,推动各项工作落到最小治理单元和最后责任主体。658名单元长上任后,迅速建立起单元微信群,解决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单元之家”的应运而生,成为了社区居民互助服务、互动分享的重要平台。 南桥社区按照地域相邻、辐射等距、便于服务等原则,通过盘活闲置场所、利用共建单位活动阵地,在9个片区升级改造的基础上打造“邻里客厅”,作为“单元之家”的活动场所。社区利用这些阵地为居民提供服务,收集社情民意,精准解决问题,切实增进党群干群关系。此举消除街巷、小区、楼栋之间存在的“公共事务没人理、麻烦困难没人帮、对门相邻不相识”的困境,让居民实现“话有处说、事有人理、难有人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