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在“三伏”,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记者昨日获悉,市总工会劳动法律监督委员会向全市各用人单位发出《莆田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保障高温期间职工安全和身体健康。 做好防暑降温是高温时段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开展的前提。提示函指出,各用人单位根据生产特点和具体条件,建立、健全防暑降温工作制度,制定高温中暑应急预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加强高温天气作业和室内高温作业劳动保护,确保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执行高温天气室外露天作业的规定:日最高气温达40℃以上时,应当停止室外露天作业;日最高气温达37℃以上、40℃以下时,在室外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应当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 实施特殊人员保护,不安排怀孕的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在35℃以上室外露天场所或33℃以上的室内场所工作。 按照《关于调整夏季高温津贴标准的通知》规定的计发方式和发放标准按时足额发放高温津贴。6月至9月按月或按实际高温天数计发,发放标准为260元/月或12元/天。高温津贴应纳入工资总额。 落实各项后勤保障服务,向职工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防暑降温饮料、保健用品及必需药品,不得以发放钱物替代防暑降温饮料,防暑降温饮料不得充抵高温津贴。 加强对高温天气作业劳动者在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身体状况不适合高温作业环境的,及时调整岗位,职业健康检查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引起中暑,经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提示函还提到,采用良好的隔热、通风、降温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强化劳动者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普及高温防护、中暑急救等基础防护知识;对于劳动者工作场所难以确定是否属于高温场所的,通过集体协商等民主管理程序商定,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完善工作措施,保障职工身心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