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学习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新闻网>社会>社会广角>

破解村集体经济增收“密码”——仙游县积极探索“小额工程集体建”

2023-07-20 陈国孟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李剑莹  

近日,仙游县榜头镇工程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举行股东大会,现场为全镇39个村居分发第一批集体收益及股东分红共78.7万余元。通过试点“小额工程集体建”,该镇以“小项目”探索出一条高效的壮大村集体经济之路,推动全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该镇镇长黄剑辉介绍,去年被列为全县代建小规模工程建设项目试点镇后,全镇39个村居作为股东,于去年5月底联合成立了注册资本金390万元的榜头镇工程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截至目前,该公司共代建39个工程项目,其中村级项目33个,镇级项目6个,工程造价约2197万元,共实现项目收益154.42万元,平均每个村(居)收益4万元。

此次分红金额最高的后坂村,去年以来通过委托代建共实施墙壁绘画、油茶生产便道、古民居修复、油茶生产基地等4个项目,促使村居环境显著改善,还获得集体收益以及股东分红超15万元。

为更好地发挥村级组织和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去年,仙游县出台《仙游县关于推行村(居)集体出资成立有限责任公司代建小规模工程建设项目的工作方案(试行)》,按照“党建引领+市场推动”思路,组建成立镇村两级市场主体,探索实践“村级小额工程集体建”模式,将园庄、书峰、西苑、榜头4个乡镇作为先行试点,有效承接镇域项目建设,带动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4个乡镇在去年5月均第一时间注册成立了工程管理服务公司,并成立承包商超市,共筛选入库企业近600家,且所有镇村级项目按资金额和规模,统筹纳入“小额工程集体建”范围实施联建,既可以调动村民参与村级发展事务的积极性,又能加快村级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回流,强化村集体与群众利益共同体,进一步夯实基层治理基础。

“试点后,镇村联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知民情、解民忧、增民利为工作总基调,推动居住环境、社会治安、乡村产业、文体生活、基础教育、社会帮扶等各项民生工作更上一层楼,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园庄镇镇长陈映真介绍,园庄镇全镇17个村(居)入股,成立了园庄镇工程管理服务有限公司,严格按照小规模工程范围和项目类别统一组织实施委托代建农村小规模工程项目。成立以来共承接了代建项目36个,其中村级项目19个、镇级项目17个,每个代建项目都由公司统一组织招投标,透明公开,遏制了可能存在的关系户优亲厚友等腐败现象。同时实现村财增收,共为17个村(居)增加集体收益和分红收益117万余元。

在试点中,该县组建了由住建局、发改局、农业农村局等14个业务部门抽派人员联合组成的指导服务组,主动靠前,下沉一线,通过定期走访和日常联系,收集试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建议,及时梳理会商分解并反馈给对应部门单位,多种渠道和形式整合力量资源协调解决,确保试点乡镇的小额项目按序时推进。同时,该县公开透明管理工程项目,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发仙游县村级小规模工程监管平台,设置项目审批信息、招标投标信息、设计变更信息、质量安全监督信息等信息展示模块,通过公开公示制度,强化村级小规模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督。

为让村级事务在阳光下运行,构建常态化、立体式、全方位的村干部长效监督约束机制,该县还制定规范“一肩挑”村干部权力运行监督管理12条措施,开展廉政风险排查预警,建立廉情监督站41个,选聘廉情监督员65名,有效遏制农村小规模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

“小额工程集体建”模式试点以来,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让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务工增收,4个试点乡镇的78个村(居)共实现村财增收449.88万元,更好地发挥村级组织和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

该县监委委员邱建军介绍,今年将在全县18个乡镇(街道)全面推广“小额工程集体建”,以进一步调动村民参与村级发展事务的积极性,加快镇村两级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回流,更好地夯实乡村振兴的基层治理基础。


专题推荐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党纪学习教育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新闻图片
主办:仙游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2010www.xy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94-8396686 投稿信箱:xr8396686@163.com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企侵权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民族宗教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版权所有@仙游新闻网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2023004176号 闽公网安备35032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