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仙游县鲤城街道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打造基层治理新平台,探索通过统筹资源共享,全面推行、建设“邻里客厅”,融化邻里隔膜,做优、做实、做细基层治理工作。 11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南桥社区园滨小区邻里客厅探访。80岁的居民郑发珍正在“补氧”,南桥居委会一位女干部在一旁嘘寒问暖(如图)。今年夏天,小区热心居民林呈英捐赠给邻里客厅一台智能氢氧机,郑发珍与小区其他6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就成了“客厅”的常客,每天都来“补氧”。 “邻里客厅,人人共建,人人有份,人人当家。”南桥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王勇介绍,园滨小区邻里客厅是小区居民的协商议事平台,更像是小区居民共有的大家园。社区网格长或小区单元长常驻邻里客厅,与小区居民聊家常、话家事,及时收集意见建议、化解邻里纠纷、协调家庭矛盾。每天都有好多人在邻里客厅聊天谈事,大事小事,解决不了的事,都可以在这里商议。邻里客厅成了小区居民休闲娱乐、议事协商、化解纠纷的主要场所。 3年前,园滨小区居民叶女士与徐女士因安装雨棚发生纠纷,后来又因一些琐事经常闹矛盾。小区单元长王航了解情况后,将双方约到邻里客厅,请来街道“万和调解队”的调解员,在了解双方多年存在的心结后,调解员和单元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逐件化解,双方终于握手言和。今年以来,小区邻里客厅共收集到意见建议46条,化解邻里纠纷26起,协调家庭矛盾4件。 兰鑫小区长期存在飞线充电、汽车占道、道路破损等现象。治理小区单元长依托邻里客厅,集中大家意见建议,逐项梳理,共同商讨解决对策,提升小区管理水平。经过邻里客厅“集体决策”,充分整合小区有限资源,科学划定18个停车位、设置24个充电桩,由邻里客厅向使用人收取每个月每个车位100元。通过“公益+效益”模式,为小区居民车辆提供停靠充电,同时提供生活用品团购、回收、快递等微服务,保障了邻里客厅日常工作经费。 互帮互助是邻里客厅的一个特色。宋桥小区共有3幢6层楼房、61户202人,其中有医务、水电、网络维护等各类专技人员26人。邻里客厅广泛动员这些专技人员,为其他居民提供医疗保健、水电维修等低偿服务,无偿提供材料打印、维修工具等。 仙游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杨建辉介绍,鲤城街道现有邻里客厅11个,在建6个。邻里客厅是和美的社区缩影,常态化推行和运行,建立起了新型的邻里关系,重塑了现代“远亲不如近邻”的邻里模式,成了居民们说话有人听、困难有人帮、愁盼有人解的议事厅和服务管理平台,让小区居民充分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别样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