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仙游县围绕动力电池、储能、氢能等新能源赛道,树立“引进一批链主企业,形成一场产业蝶变”理念,加快布局前沿性产业,着力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园。同时,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工作围绕项目干、服务围着项目转,创新推广工业项目“五证同发”服务模式,强化项目全周期、全链条服务,以一流作风、一流服务、一流环境,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运营、早见效。 动力电池新材料已初步形成产业微集群闭环。总投资50亿元的和拓(仙游)新材料产业园用地248亩,将进行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回收、拆解及梯次利用,采用浸出、萃取、结晶、蒸发等生产工艺制成三元正极材料前端原材料产品,一期厂房已完工,正在设备安装调试,明年一季度试投产。总投资110亿元的紫京新能源科技三元前驱体项目用地350亩,建设年产8万吨三元前驱体、5万吨正极材料生产线,配套建设省级实验室,一期13幢厂房中11幢已封顶,明年一季度试投产;总投资102亿元的国城三元正极材料生产项目用地500亩,由拥有50余家分子公司及各类矿石资源的国城集团投资,建设年产6万吨前驱体及4万吨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线,正在基础施工,明年一季度主体施工。 3个项目作为动力电池领域高精尖技术产业化项目,具有技术团队强、市场前景广、综合效益好优势,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近800亿元、税收12亿元以上。 紧盯产业链上下游,仙游县还积极引进电池新技术储备项目。总投资46亿元的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项目,正在用地报批,预计明年上半年动工建设。总投资7.5亿元的高性能压延铜箔项目,拥有中国有色金属集团权威技术专家团队,正在挂牌组件,预计明年上半年动工建设。同时,引入车、电分离的“电池银行”全国总部项目,实现电池制造、使用、梯次利用、回收全生命周期管理,预计5年后年销售额400亿元以上。 针对半导体新材料,聚焦核心“卡脖子”环节,该县引进总投资67亿元的福硅国际半导体硅基材料生产项目,由上合组织工业互联网中心、中芯国际等国内头部企业共同投资,进行8/12英寸高端外延片生产。项目汇聚一支半导体材料领域的世界级专家团队,使用世界首创的LCZ免磁直拉法工艺技术,制造高端半导体单晶硅系列产品,将解决国内高纯度单晶硅基材料“卡脖子”问题。目前已组建筹建组,设备已采购。 总投资23亿元的智胜半导体精密陶瓷新材料产业园,与台湾技术团队合作进行半导体设备陶瓷零件研发与生产,成为中国半导体设备产业陶瓷零件供货商,目前一期厂房已投产。 氢能燃料电池新材料方面,该县引进总投资146亿元的氢能源产业园项目,分两期进行氢能发电机、氢能商用车、电动车、船舶、游艇、直升机等各型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及销售,同时配套氢能源产业研究院、实验室等。项目由台湾氢能科学家主导,其研发团队深耕氢能发电机及其应用领域20余年,累计26项专利成果可实现量产转化。该项目已于8月17日签约,一期利用电子信息标准化厂房先落地氢电动车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35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