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学习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新闻网>莆田新闻>

添彩木兰溪治理25周年 木兰溪口省级湿地公园开建 并打 造日出观景台,建设骑行道和渔家文化体验区等配套设施

2024-06-14 黄凌燕 林亦霞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陈凡幼  

木兰溪口省级湿地公园内,红树林郁郁葱葱。 全媒体记者 杨怡玲 摄

6月12日,荔城区黄石镇遮浪村,海水退潮,一片新植的红树林挺立在滩涂上,跳跳鱼、小螃蟹等生物活跃其间。随着这片红树林的种植,我市首个省级湿地公园——木兰溪口省级湿地公园建设拉开序幕,添彩木兰溪治理25周年。

“这片滩涂占地206亩,原是养殖区,列入湿地公园范围后,退养用于种植红树林。红树林能防风消浪、净化海水,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誉。目前已种植红树林180亩。”荔城区自然资源局高级林业工程师沈世伟说,这里也是珍稀濒危水禽重要栖息地,以及鱼、虾、蟹、贝类生长和繁殖场所。

记者获悉,不久前,省林业局正式批复同意我市委托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编制的《福建莆田木兰溪口省级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24—2028)》。木兰溪口省级湿地公园位于荔城区和涵江区交界处,东临北高镇后程口,南至北高镇东乡村,西至黄石遮浪水闸口,北临三江口镇新兴村,规划建设总面积815公顷,其中湿地面积793.74公顷,湿地率97.39%。

木兰溪口所在的兴化湾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也是黑脸琵鹭、黑嘴鸥等珍稀濒危候鸟的重要越冬地。据统计,当地共记录到65种水鸟,包括1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这里成为我省水鸟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在木兰溪口三江口段,记者穿行弯弯曲曲的滩涂栈道,但见沿途分布高高低低的观鸟台、观鸟塔,空中鸟儿翩飞,栈道下鱼儿跳跃。登上一座10多米高的观鸟塔,视野豁然开朗。滩涂上的红树林连绵成片,郁郁葱葱。

“2019年,我市启动木兰溪入海口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实施红树林湿地修复、黑脸琵鹭栖息地修复等10项工程,打造蓝色海湾莆田样本。”涵江区自然资源局副局长杨喜书介绍,在此基础上建设木兰溪口省级湿地公园,系统规划合理利用区和生态保育区,融入湿地保护、科普宣教、科研监测、防灾减灾等功能,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木兰溪样本。

“这片是生态保育区,鱼、虾、蟹资源丰富,吸引候鸟觅食、栖息。”三江口镇党委统战委员、副镇长陈俊毅表示,今后将逐步完善木兰溪口湿地生态系统结构,改善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木兰溪口省级湿地公园周边还有镇海堤、塔仔塔等名胜古迹,生态景观与文化景观交相辉映。市林业局工程师朱丽芳介绍,湿地公园还将打造日出观景台,建设骑行道和渔家文化体验区等配套设施,让游客可以赏景观鸟、体验渔家活动,促进湿地生态旅游,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

新闻链接

围绕建设木兰溪口省级湿地公园,我市以“恢复木兰溪口两岸红树林,营造鸟类栖息乐园、促进湿地生态旅游、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以典型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为特色,以黑脸琵鹭、黑嘴鸥等珍稀濒危鸟类和红树林及其滨海湿地为主要保育对象,以深厚的地域历史文化为内涵,建设集湿地保护与恢复、科普宣教、科研监测和生态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湿地公园。


专题推荐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党纪学习教育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新闻图片
主办:仙游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2010www.xy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94-8396686 投稿信箱:xr8396686@163.com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企侵权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民族宗教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版权所有@仙游新闻网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2023004176号 闽公网安备35032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