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学习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新闻网>社会>社会广角>

联动共建“振兴带”——仙游游洋镇积极探索乡村发展新思路

2024-07-04 郑志忠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李剑莹  

今年以来,仙游县游洋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思路,围绕天马村古村落打造生态康养基地,围绕兴山村“健康女神”吴妈文化信俗、古村落等特色资源,积极对接中青旅游资源投资有限公司,开展整村运营项目。同时,围绕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引进仙游县桑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中药材种植项目,已完成6.8公顷的白花大蓟种植。

■打造生态康养特色村

游洋镇依托天马古厝群和石门峡谷,打造中医药生态康养基地,争取上级各部门、乡村振兴示范村有关财政资金,修缮加固古民居、整治人居环境,引进企业建设民宿、共享茶室等,完善乡村旅游配套,打造网红打卡地,发展庭院服务。

每逢周末,游洋镇特色流水席“吴妈健康宴”就在天马村开席。外石门陈氏古民居内,一道道特色药膳上桌,既美味又养生。流水席经营者陈少忠说,宴席推出石橄榄炖老鸭、五指毛桃炖老鸭汤等招牌菜,众多“头回客”变“回头客”。

得益于仙游县委“校镇共建”的政策,游洋邀请福州大学朱力教授团队指导天马村规划设计,打造古村落活化利用实践基地,完成《天马村形象界面提升景观方案》设计,建设的天马村主干街美丽庭院和天马村古民居水系环绕微景观,荣获2023年度省级“五个美丽”建设典型。天马村先后获评“中国传统村落”“省级美丽休闲乡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入选抖音自然景观好评榜,节假日日均接待游客达6000多人次,2023年度接待游客达20多万人次,成为远近闻名的乡村旅游网红村。

■培育中草药特色基地

“上月,游洋镇天马村陈氏古民居新设立的中草药标本馆、博物馆、药膳馆投用。”游洋镇党委书记杨国石介绍,中草药标本馆展出标1000件,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各式各样中药材的形态和特征。

6月,正是白花大蓟采收的季节。白花大蓟的花、叶、茎、根皆能入药,也可制成茶饮和药膳。杨国石说,游洋镇立足自身禀赋,策划生成一批农业项目,引进社会资本,培育中草药种植基地,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双增收。

龙山村海拔600米左右,气候宜人,适宜白花大蓟生长。连日来,龙山村中草药种植户陈元善忙得不可开交。“前几天,趁着阴天没下雨,赶紧抢收白花大蓟。”陈元善介绍,白花大蓟每年可采收两季,每亩每季产出干花2.5公斤,每公斤市场价8000元。

据悉,为了引导农户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仙游县引进福建省闽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多方参与共赢模式,在游洋镇建立白花大蓟、南天竹、药用石榴、金银花、黄精等20余种中草药种植示范基地,吸纳村民就近种植、务工。

■连点成片打造示范带

今年,仙游县中药材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暨药膳之都创建战略合作协议签订,游洋镇加快研制推出具有游洋特色的药膳菜品,推动单一中药材种植向一二三产融合。

游洋镇将天马村、金石村、河星村、兴山村、龙山村等5个村“连点成片”打造生态康养基地,培育形成“休闲度假、古村探游、亲子研学、信俗体验、健康养生、传统文化、网红直播、劳动教育”等产业板块,成立联合公司,市场化运作,不断拓宽“以点带面、组团促互补”的乡村振兴新路。

全域旅游是理念,乡村振兴是路径,中药材三产融合是抓手。游洋镇打造天马村文化创意产业园、兴山村红色教育基地、河星村农副产品直播基地、龙山村传统文化展示基地,以点带面,串点成线,形成乡村振兴示范带,进一步实现红色相连、山水相映、文旅融合、产业互动。

眼下,游洋镇依托天马、兴山、龙山等3个中国传统村落的品牌效应,利用清华大学社会实践点和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生态教育与研学中心落地在兴山村优势,推动兴山与天马旅游的山水融合,兴山吴妈文化与龙山中草药的文化产业融合,各村产业与河星直播基地的网红经济产业融合。

专题推荐
党纪学习教育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
新闻图片
主办:仙游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2010www.xy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94-8396686 投稿信箱:xr8396686@163.com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企侵权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民族宗教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版权所有@仙游新闻网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2023004176号 闽公网安备35032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