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泽鲜艳 沉甸甸的荔果 包装盒 采摘下山 拣选装筐 7月17日,“荔枝季·话荔枝——走进千年古镇蔡襄故里品味千年荔枝文化”活动在枫亭镇东宅村荔娘荔枝科技小院举行。 据介绍,位于东宅村赤岭的荔枝林是枫亭面积最大的一片,也是全市最大的一片旱荔。“旱地荔枝”比莆田水边荔枝晚熟将近一个月。 丰收时节,赤岭坡上,红绢翠被,一串串沉甸甸的荔果,从叶间垂下,清远的荔香溢满荔林。长长的竹梯靠上高大的荔树,男人们背上竹篓,爬上亭亭如盖的荔树,女人们在树下接荔果,挑枝捡叶,把红艳艳的荔果装满筐。赤岭种植的荔枝品种以陈紫为主,此外还有状元红、兰竹,除了当地销售外,还销往市内其他县区、省内福州等地,也通过邮寄远销全国各地。 当天活动现场,厦门大学艺术系教授、知名画家郑盛龙,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黄叶,枫亭文化会名誉会长朱义芳、荣誉会长郑秋鉴,莆田学院工艺美院原院长林永生、环生院副院长林授楷博士等30多位专家学者就“如何弘扬千年荔枝文化,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蔡襄文化特色IP”等议题展开讨论发言。他们认为,要结合区域优势,打好产业、市场、科技和文化四张牌,做到既保护又开发,把荔枝产业打造成为富民兴村的重要产业。要结合地方特色的乡土风情、民俗文化,发展“荔枝+旅游”模式,盘活荔枝产业资源,打造荔枝主题旅游路线,带动农业旅游发展。 其间,专家学者们还前往东宅小学,参观位于校内的3棵拥有千年树龄的宋代荔枝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