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土寨安置区 木兰溪公园 大型商超 人气夜生活 六馆航拍图 大蜚山下,木兰溪畔,冬日暖阳,风光旖旎。鲤城街道大地上,各大项目建设紧锣密鼓,党员干部抓招商引资、忙企业服务、解群众烦忧;安置回迁再提速,居民搬进新房,安居更乐居……今年以来,鲤城街道紧扣县委“1299”工作抓手,聚焦“十大比武”,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全力以赴促发展、抓改革、保安全、惠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 ◆同心聚力 项目攻坚提速 连日来,在福建省黄羲博物馆新址项目建设现场,大型打桩机机已在场地中央施工,工人们在各个点位忙碌。博物馆新址坐落于大蜚山下,预计将于2025年12月竣工。黄羲博物馆的新建,是为人民群众欣赏艺术佳作、提升文化素养提供的重要平台,将成为仙游一张兼具人文风景、融合文旅发展的城市新名片。 一手抓项目招商,一手抓项目攻坚。今年,鲤城街道始终将发展视为“第一要务”,充分挖掘社区闲置资源,在外乡亲资源,企业招商资源,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年初至今,新增个体工商户4954家。推动数字产业园、鲤城派出所业务技术用房、黄羲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全力打造好硬件软件,朝着建设仙游地标性项目奋力前进。 与此同时,鲤城街道围绕现代服务业中心定位,紧盯文旅项目、生命健康、医疗养老等产业全面开展招商,对接跟踪推进宝太医药研发基地、颐康医养结合工程等项目,争取项目落户。鲤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楚旭亮介绍,下一步,将加强与新万鑫、东亚、胜北等3家企业间的联建共建,指导打造非公党建品牌,支持企业良性发展,实现党心与企心同向发力。 ◆幸福蝶变百姓安居圆梦 清早,居住在鲤城街道玉井社区19号地准备晨练的群众已经陆续出门了,焕然一新的的新楼房在阳光的照耀下特别引人注目。这是鲤城街道今年刚完成的安置房回迁项目之一。 安置回迁工作,既是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城市发展中的“民生大事”。鲤城街道在推进安置房项目建设中,除了将环境优美、质量一流、设施完善、群众满意的总体要求办好办实,还首创数字化选房系统推进安置回迁工作,保障了选房工作的高效和公平。今年鲤城街道已有5个安置房项目陆续交房,目前已有664户回迁群众在老地方开启新生活。其中,安置套房1734套。 另一方面,为方便群众出行,进一步优化道路交通网络,鲤城街道在路网结构优化、道路“白改黑”、排水管网疏通等方面下足功夫,贵峰路迎勋路至东二环路及八二五北街至党校北街实现完工通车;完成木兰路、鲤东路、鲤西路东段等13条路段“白改黑”;推进污水管网建设进度,完成7个社区污水管网建设……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市民日常出行、休闲娱乐创造诸多便利条件。 此外,鲤城街道还推动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打造集党建、便民、休闲、应急等功能于一体的工会驿站,从“细节着手”为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新业态就业群体,解决喝水难、热饭难、歇脚难、如厕难等问题,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因地制宜 催热“夜”态经济 入夜,木兰溪公园内微风习习、霓虹闪烁,串联周边住宅小区,这里人声鼎沸,沿溪的商铺、娱乐场所都热闹起来,“最美夜景”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来打卡,风光秀丽的溪景和抚慰人心的“烟火气”相互交融,为城市“夜经济”注入新活力。 而在另一边的方圆荟、中骏世界城等新兴“夜经济”商圈同样受欢迎。仙游方圆荟开业近3年,荣膺“莆田市夜间经济示范区”,如今已成为仙游标杆商场和打卡地标。得益于优越的营商环境,方圆荟招商运营总监郑志明介绍,目前商场出租率及开业率均达100%,首进品牌占比高达70%,经营品牌数量超百家,日均客流超2.5万人次,员工近千人,各品牌经营稳定。此外,商场多次荣获莆田商场好评榜前三名。 “培育夜间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消费者参与,三者缺一不可。”鲤城街道党政办干部林君业说,鲤城街道从精细化管理、挖掘地方特色、对接消费需求等方面出实招,组织重点商圈、特色街区、商贸企业、特色酒店、大型电商平台等开展系列活动,释放消费活力,积极推动“夜经济”繁荣发展。 如今的鲤城街道,城市功能日臻完备,市民生活环境持续改善,村镇面貌焕发新机,幸福指数不断攀升……一处处热火朝天、生机盎然的景象,正浓墨重彩地描绘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酣畅淋漓地记录着鲤城街道追赶超越的铿锵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