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实施县委“五名三增一创”三年行动,总结提升度尾镇“柚相邻”共同富裕先行先试片区1.0版的亮点特色,探索谋划2.0版怎么带动,如何提标扩面,通过什么模式来打造?2月21日,县委书记吴文恩深入度尾镇“柚相邻”共同富裕先行先试示范片区,召开乡村振兴工作暨片区组团发展促共同富裕现场推进会,深化拓展“三争”行动,解答推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进程中的一道道“必答题”。县领导郑碧娥、蒋庆和、赖宇贞、黄智光、吴永红、练光灿等一同参加。 “柚相邻”1.0版坚持党建引领,探索跨村联建、抱团发展,以“七中心”推动“七富裕”,形成了一系列阶段性标志性成果。为切实打造好“柚相邻”2.0版,度尾镇聚焦五大振兴和民生保障,形成产业、农文旅发展、生态、康养、电商直播、文化、基层治理等8个重点项目。现场推进会上,吴文恩踏足所有项目点进行考察调研,为度尾镇“柚相邻”2.0版把脉会诊找症结,巧下良方解疑难,推动片区发展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就文化和基层治理方面,吴文恩到洋坂村乌台吴氏宗祠,听取祠堂“五堂”新模式促进基层治理的相关汇报。他指出,要加大对家规家训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力度,充分发挥“祠堂”这一闲置资源优势,切实将家训元素融入村规民约当中,发挥家训的感化教育作用,聘请“五老”人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探索以“祠堂文化”赋能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路径,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 就农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吴文恩前往洋坂村木兰溪畔乡野闲趣家宴村和度峰社区木兰溪畔农文旅融合示范基地,听取项目整体规划情况以及基地的建设运营情况。他强调,农文旅融合是现代乡村产业发展新模式,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积极探索村集体+农户+运营公司的产业合作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壮大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品牌,以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成效助力片区高质量发展。 就生态方面,吴文恩详细了解度尾镇推动木兰溪全流域综合治理“五水共治”模式,要求把木兰溪的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摆在突出位置,严格流域岸线管理保护,深化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同时结合周边农田和水资源等资源优势,围绕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全力做好规划设计,切实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发展优势。 就康养方面,吴文恩到剑山村察看柚享康年共建养老家苑的“共建养老模式”。他强调,要积极探索居家、社区、机构相融合的新型养老模式,要以这里作为试点,积极利用校地共建的机制,通过建立实习培训基地,招募大学生参与居家养老服务,努力打造具有仙游特色的养老模式,探索更多符合老人需求的医养康养服务方式。 共同富裕先行先试片区的发展,产业带动是关键。吴文恩对产业如何带动片区共富最为关切。他先后察看海峡艺雕城共享直播基地、柚相邻共富工坊和周边闲置地块盘活情况,了解直播基地“孵、服、扶、辅、富”5F模式、全国红木制品数字化登记及质量溯源工程服务中心和香道馆等运营情况以及共富工坊“五金”工作模式。他指出,作为艺雕名镇,度尾镇在做优做强传统特色产业的同时,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快推进香产业发展,推动艺雕企业发展电商直播,带动工艺美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 现场推进会上,吴文恩强调,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求重点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薄弱环节,所以“柚相邻”2.0版,要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实施县委“五名三增一创”三年行动,丰富跨村联建的政策工具,下好“五大振兴+民生保障”这盘棋,着力在产业带动中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有良好稳定的收入;之后通过成立村级共富小微园,形成“共富工坊”“共富农坊”等平台,量身定制各种工作岗位,进行二次分配,确保二次分配中分好“蛋糕”,促进乡村经济、文化、环境、社会及民生更好、更稳、更实地发展,精彩纷呈地实现2.0版既定的目标和任务,把片区规划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共同富裕,为仙游实现融合发展示范区共同富裕提供典型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