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民警们在大型活动中全力守护平安。 不久前,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市公安局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这一荣誉的背后,是该局以“三心·三典”为精神内核,打造莆田公安文明创建“文化品牌”,将文明创建深度融入党建、队建与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市公安局通过党建引领铸魂、文化育人聚力、为民服务固本,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 党建引领铸红心 “党建红”是莆田公安文明创建的底色。该局构建起“市局党委领导、机关党委牵头、警种部门协调、基层党组织落实”的“党建+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将创建工作与公安主责主业同部署、同推进。市公安局党委制定三年创建规划,成立由党委书记挂帅的领导小组,推动形成以党建带创建、创建促党建的良好局面。 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市公安局常态化开展公安大讲堂、全警政治大轮训,固化形成青年理论学习“六五四”制度。3年来,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84次、专题研讨27次、政治学习216次,60期专题思政轮训覆盖4.7万余人次。在哲理钟楼、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累计开展活动1080余场,让红色基因融入警魂。 文明实践彰显责任担当。该局与江东村、石苍乡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结对共建,“金盾”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文明劝导等活动3500余场,志愿服务时长超4万小时。连续两年开展“我在乡间有亩田”认领活动。通过健全“10+5”大监督机制、创建廉洁文化品牌,市公安局打造出风清气正的警营生态,荣膺“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 文化聚力塑警心 近日,在市公安局“党建+书香机关”阅览室,“莆sir·悦青春”读书社的民警正开展主题读书分享会。这是该局打造“1+6+N”全警阅读品牌矩阵的缩影。 “典·亮”,用书籍照亮心灵、启迪智慧。通过制定书香机关建设意见、建立青年理论学习制度,市公安局建成文化阵地10余个,策划“一月一主题”读书活动,去年获评福建省“书香机关”,为全省公安系统唯一获此殊荣单位。 “典·赞”,为榜样喝彩人生、传颂精神。该局常态化开展道德法治宣讲、家风家教宣传,通过季度表彰大会、英模座谈会等形式,讲好警察故事。“莆田公安”微信公众号推出“警察故事”专栏50期,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公安系统二级英模等先进典型不断涌现。 “典·范”,以荣誉树立标杆、引领风尚。在“争一流、走前列”的氛围中,全市公安机关连续9年获评一类平安单位。3年来,在全省公安机关比武竞赛中获团体第一名6次、集体一等功4次等。 服务为民暖民心 当文明建设结出硕果,群众的满意度是对公安工作的最高褒奖,也是对文明创建工作的最佳回馈。 近年来,市公安局深化低空自动化巡防体系,累计飞行11万架次,救助群众798名,严打电诈犯罪挽损12.53亿元。优化“护学+”高峰勤务,708名机关民警就地支援护学,建成校园应急处突单元1149个。同时,深入研究新形势下犯罪活动的规律特点,实现命案连续13年、“两抢”案件连续5年、“八类”案件连续4年保持全破。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该局下沉2000余名党员民警,组建“五老人员”及“三官一律”调解队伍,矛盾纠纷调解率连续四年超80%。开展无户口人员落户专项整治,清理落户率达89.79%。创新“12345+公安”诉求办理模式,综合满意率蝉联全市第一,获省效能办通报表扬。 在黄石工业园区,“亲清八闽・护航莆阳”品牌让企业安心发展。围绕企业发展所需,市公安局打造13个“1+N”为企服务经侦联络站,对接207家重点企业。目前,已解决诉求100多个。 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无犯罪记录证明全程网办等便民举措,让群众办事“一趟不用跑”。节假日潮汐窗口、急事急办通道,用公安“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 新起点,新期望,新作为。市公安局将持续巩固以“三心·三典”为核心的莆田公安文明创建“文化品牌”,擦亮全国文明单位金字招牌,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公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