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快手文玩产业带仙游直播电商基地”授牌仪式举行。 仙作小叶紫檀清式宫廷家具。 仙作是中国传统家具的重要产区,文化底蕴深厚,产业特色鲜明,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仙游县推动“古典工艺家具+现代家具+吃住行游购娱”创新融合,助力仙作文化出国,提升国际影响力,打造“世界家具看中国,中国家具看仙游”品牌IP。 6月4日,第七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捐赠仪式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仙游县黄福忠创作的仙作古典家具《镶珐琅艺术休闲椅》、黄福镇创作的仙作古典家具《镶百宝嵌四出头官帽椅》、陈洪伟创作的仙作古典家具《榫卯结构编藤嘉选梳背椅》等9件工艺美术精品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 仙作入藏国家殿堂,为仙游工艺美术的当代华章再添浓墨重彩一笔。 仙游县委书记吴海端指出,要强化创新发展,加快仙游家具实现从家居到家装的快速转变,推动“古典工艺家具+现代家具+吃住行游购娱”创新融合,线上线下同步展销,推动数据“流量”转化为客户“流量”,培育新业态,拓展新空间,推动新发展。 仙作,从唐宋余韵中走来,在数字浪潮里新生,仙游守正创新,擘画一幅从国家级非遗走向千亿产业集群的壮阔蓝图。 国馆珍藏彰实力 上月,2025年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仙游县企业三福集团携多款艺术家具臻品亮相莆田主题馆,为观众呈现榫卯、雕刻、镶嵌等精湛技艺,全方位展示传统工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突破与创新发展。 其间,由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黄福镇匠心创作的《镶百宝嵌回纹山水宝座》,荣获第五届“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百鹤奖”。 同期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汇聚全国720件工艺美术大师及新生代艺术家的匠心之作,展出的仙游县作品,除青瓷、竹雕之外,半数以上是仙游古典家具、仙游木雕等仙作精品。 仙作是以仙游为核心产区的古典家具制作技艺流派,与苏作、京作、广作并称明清家具四大流派。其制作技艺于2009年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精微透雕等千年传承工艺著称。仙游县2024年工艺美术产业产值突破730亿元,高端红木家具占全国市场份额75%,形成以三福红木文化工艺产业园为代表的产业集群。 为推动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升级转型,前不久,仙游县主要领导带队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家具协会拜访考察。 展示仙作国潮文化和精湛工艺,构建产业“矩阵”,仙游县将与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中国家具协会深度合作,推动苏作、京作、广作与仙作在仙游实现优势互通、产业交融,整合优化现有产业园区和场馆,打造城市会客厅。 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徐祥楠表示,协会将通过与职业院校、各地协会的广泛合作,培育更多工匠大师、设计师和高素质技术人才,为仙游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同时依托世界家具联合会、亚洲家具联合会等国际平台,讲好仙作家具故事,助力仙游古典工艺家具产业高质量发展。 产业筑基强矩阵 7月上旬,仙游县出台《打造“世界家具看中国,中国家具看仙游”产业定位的实施方案》,以“融合发展与更大包容性”为核心理念,明确锚定“世界家具看中国,中国家具看仙游”这一战略定位。 根据方案,2027年仙作集群产值超10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135家,跻身“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仙游县将倾力打造“仙作”文化IP,系统梳理千年文脉,凝练“仙作精神”,升华“文化价值链”。编撰《仙作志》,加速建设实体与云端并行的仙作博物馆矩阵;筹划拍摄高品质纪录片,登陆央视、国家地理频道等高端平台;以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为核心,精心构筑“仙作文化生态圈”,开发沉浸式“仙作文化探秘”旅游线路;携手故宫博物院、嘉德、保利等顶级文博与拍卖机构,举办“当代仙作艺术收藏展”,奠定仙作作为高端艺术收藏品的殿堂级地位。 在品牌战略上双轨并行。一方面,积极推动仙作家具纳入国家品牌计划和“品牌强国工程”。另一方面,大力扶持企业个性品牌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在“仙作”母品牌下,孕育专注于明式简约、清式重雕、新中式融合等不同风格的特色子品牌,形成“母舰领航、群星闪耀”的品牌矩阵。 把“产业创新链”作为核心引擎,仙游将构建独特的“仙作当代美学”设计体系,联合清华美院、中央美院等顶尖学府,组建产学研联盟;打造创新设计中心平台与共享打样中心,推动C2M反向定制,激活设计服务市场。构建“仙作基因库”,数字化归档明清经典款式、传统纹饰、榫卯工艺,为创新设计提供取之不竭的“文化母本”。 高端收藏、精品家装、新中式轻奢、文创小件,仙游县明确划分了四大产品线。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创新推出模块化、可定制、易搭配的“轻仙作”系列,并积极研发融入智能家居、符合人体工学的可调节结构,大幅提升产品的现代实用价值。 眼下,仙游县着力工艺革新与标准引领并举,联合林科院、材料研究所探索可持续的珍贵硬木替代材料。政府提供贴息贷款,支持企业引入数控雕刻、精密开料等智能设备,将工匠从重复劳动中解放,专注于体现艺术价值的核心“精工”环节。同时,全力打造“仙作标准”品质标杆。 科技赋能显成果 前不久,三福艺术家具凭借精湛工艺与深厚文化内涵,入选由中国家具协会发布的2025年度“中国家具十大品牌”。 “机械臂完成榫卯开料,工匠专注浮雕精修,人机协作让高端家具走向大众化成为可能。”该公司总经理黄福镇介绍,目前,三福集团已引入意大利数控设备,将定制家具生产周期缩短40%。当前,仙游县超60%规上企业配备智能雕刻设备,人工成本下降30%,产能提升2倍,为“轻仙作”系列模块化家具量产奠定基础。 “欧盟客户钟情明式简约风,我们有针对性优化尺寸适配西方家居空间。”铭华古典公司总经理李庆福介绍,2020年该公司45件刺猬紫檀作品直抵法国,打破仙作零自主出口纪录,此后,仙作加速布局海外,通过仙游电商直播基地亚马逊“仙作精选店”主打收藏级家具,跨境年销售增长67%。 “电商倒逼企业完善溯源体系,这是产业健康化的关键转折。”仙游县工艺美术服务中心主任杨旭说,如今红木制品数字化登记系统覆盖全县,每件产品附“电子身份证”,扫码可查木材产地、工匠信息、工艺流程。 鲁艺集团推出“茶香一体”沉香伴手礼,以“品茗闻香”场景切入Z世代生活,月销破万件;福建省天材集团实业有限公司的小叶紫檀手串、金漆象棋等小件通过抖音“年货节”单场销售3亿元,客群中30岁以下占比达58%;三福集团开发“仙作文化探秘”路线,使旗下的三福艺术馆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衍生品销售占营收35%。 近年来,仙作高端工程定制破圈,组建“仙作工程联盟”,承接五星酒店、企业总部整体木艺解决方案。2024年为上海璞丽酒店定制2000万元红木内饰,奠定“东方艺术空间营造者”地位。与此同时,“仙作杯”国际设计大赛吸引全球投稿,清华美院作品《流云榻》将传统云纹转化为可拆卸模块,由铭天下公司量产首月即售罄。 “传统根基+现代表达”,这条路径恰是仙作从“古典家具之都”迈向全球文化消费品牌的核心密码。仙作正沿着科技赋能、市场重构、产品进化之路,书写磅礴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