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学习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新闻网>社会>社会广角>

“根”系田畴赤子心 ——福建农林大学廖红教授科技服务促仙游乡村振兴

2025-07-28 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 通讯员 郑志忠 文/图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李剑莹  

廖红(左三)在度尾利众红山果场与市县技术员交流。

廖红(右三)在度尾洋坂村指导水稻简化施肥方案实施。

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人才。仙游县学习借鉴“千万工程”宝贵经验,探索高校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福建农林大学廖红教授带领团队,通过三年扎根式服务,不仅研发出文旦柚专用有机肥配方,更探索出“科技赋能+产业造血”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文旦柚是莆田四大名果之一,度尾镇是莆田文旦柚主产地,有着“文旦柚之乡”美誉。2023年8月,福建农林大学与度尾镇签订校镇合作协议,成立仙游县文旦柚研究院,并在“柚香田”片区建立廖红教授工作室和实验室。

针对文旦柚营养需求特性、果园土壤酸化等问题,廖红通过对土壤深入分析和精准测算,为文旦柚量身定制有机肥料,提升果实产量和品质。

上月,仙游县委书记吴海端率队深入度尾镇,专题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其间走访了廖红教授工作室和实验室,实地考察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

乡村振兴既要筑巢引凤,更要为凤凰栽好梧桐树,让科技人才在田野里绽放光彩。廖红教授的故事诠释着“人才振兴”的深刻内涵,也是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的生动注脚。

躬耕青山解农忧

7月17日,廖红教授一大早便带着研究生驱车前往仙游度尾文旦柚果场。

当日上午10时,烈日当头,度尾镇帽山村利众红山果场内,廖红仔细观察柚树。

“看,今年挂果增多了。”她向果农展示手中数据,“肥力不仅够,而且很精准。”

文旦柚是度尾镇名优特产,但种植过程中,出现裂果,影响效益。在深化校地共建中,廖红带领专家团队,多次深入文旦柚种植基地调研,发现土壤酸化板结是裂果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果农之前大量施用农家肥,忽略了硼、钙等元素补充,当某一种或者几种元素过量,而其他元素含量比较低时,裂果就会增加。

为此,廖红教授团队研制并推广文旦柚专用有机肥,并提出开展文旦柚果园土壤酸化治理与绿色提质增效技术试验示范。

在她的技术推广下,文旦柚优质果比例跃升约10%,畸形果锐减;同等大小的果实增重一至二两;果肉饱满,储存期延至春节后仍清甜如初。最令果农眉头舒展的,是裂果率下降了。

“最大的受益者在这!”度尾文旦柚协会会长余志成的果园仅施三次有机肥,满园柚果一级果率明显提高。

“群众怕减产,不敢试。”廖红深知推广之难,“但数据不会骗人,示范三年,眼见为实。”她的团队在仙游扎下根,文旦柚和水稻两个实验室,成了破解增产提质密码的前哨。

临近正午,廖红调研转入稻田。在剑山村、洋坂村连绵的绿野间,她蹲下身,捏起一株稻叶问:“叶片深绿,茎秆粗壮,没用复合肥吧?”兴茂合作社的杨清满连连点头。

“基肥200公斤+追肥30公斤”,是廖红团队的水稻简化施肥方案,在仙游6个乡镇铺开,成本直降20%。稻田杂草少了,整齐度高了,更重要的是土壤酸化与重金属污染这一“大地隐疾”得到系统疗愈。

下午的行程,是流动的农技课堂。在钟山鸣和村,她以“小孩时期喂大人饭”的生动比喻,提出“智能肥料+专家直联”的创新模式。在菜溪乡象星村,她将施肥失误的田块作为警示教材。

“科技服务必须闭环。”她说,“专家要到地头,问题要现场解!”

傍晚时分,廖红结束一天行程。廖红的一天,是她无数个躬耕于野的日子的缩影。她脚下沾满仙游的泥土,所研发的土壤改良施肥技术成效显著:文旦柚一级果产出率提升15.79%,水稻种植户每亩节约成本200元。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正转化为农民致富的真金白银。

科技助农兴沃土

从实验室的瓶瓶罐罐,到柚园的躬身示范,廖红将科学的触角探入泥土深处。

廖红记得,第一次踏进仙游度尾的柚园时,看到板结的土壤,眉头锁了起来:“泥土酸化,柚树怎么长得好?”

她带着学生,在田间地头挥锄示范,把农业技术向果农倾囊相授。她开出“三季肥方”,果农在2—3月初施用促梢专用有机肥,5月中下旬施用壮果专用有机肥,12月施用促根专用有机肥,一年仅需三次施肥,且无须再施用其他化肥。同时经实验室反复实验,精准配比了硼与钙的比例,运用在田间。

经过土壤改良用肥、调整施肥位置、果园生草及禁用除草剂后,2024年秋天,收获的文旦柚裂果率降了两成,柚果清甜如蜜,土壤板结消除。

“去年施用了文旦柚专用有机肥,环保无异味,结出的文旦柚果实饱满均匀。”福建省利众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清栋介绍,不但裂果率降低,而且文旦柚的口感更好了。

经过一年的示范,度尾文旦柚产量提高了30%,效益提升了40%。同时,污染降低了,农药及化肥施用减少20%以上,果农用肥成本降低了40%。

望着成片柚林,廖红深知果农渴望丰收。她立志做一名“有智慧并能助人的农民”,把生态栽培技术,做给农民看,领着农民干,带着农民赚。

据统计,去年度尾镇推广文旦柚专用有机肥以来,带动920户文旦柚种植户人均增收7500元,合计增收2760多万元。

讲台延伸阡陌间

三尺讲台外,廖红心中有另一方更为辽阔的课堂,那便是无边无际的田野。这位“拿锄头的教授”常对学生说:“胸中无大视野、大情怀,肩上难担大担当、大作为。要看清我们的学科,如何与那‘绿水青山’相连;要明白我们手中的学问,最终要化作滋养大地的养分。”

于是,仙游的乡间阡陌、地头垄间,便成了她的讲坛。她带着一群年轻学子,踩着沾露的泥土,教他们辨识土壤。没有粉笔黑板,没有课桌讲台,塑料布就地一铺,便是课堂。

“别小看这些‘田秀才’‘土专家’。”廖红对学生们说,能熟练侍弄庄稼的老农都有丰富的田间经验。在她看来,学问一头连着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另一头必须深扎广袤田地。

廖红的目光,不仅投向象牙塔内的莘莘学子,更投向了仙游广袤乡野间的基层农技员。

202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她提出重建“赤脚医生”般的基层农技队伍。她深知,小农经济星罗棋布,问题千头万绪,科技与田间“最后一公里”的沟壑,需要赤脚踩在泥土上的农技人员。建立一支技术过硬、扎根泥土的农技队伍,是沃野燎原的希望所在。

当更多如廖红一般农业人才躬身耕耘,科技的种子在沃野深处生根发芽,仙游县将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愿景。


专题推荐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落实“五千五好”工作 奋勇争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仙游实践
党纪学习教育
新闻图片
主办:仙游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2010www.xy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94-8396686 投稿信箱:xr8396686@163.com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企侵权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民族宗教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版权所有@仙游新闻网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2023004176号 闽公网安备35032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