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营地 打包花卉 炎炎夏日,位于度尾镇的木兰溪畔农文旅融合示范基地一派生机盎然。工人正熟练地采收成熟的朱顶红种球。眼下,这里栽种了300亩、约260万株朱顶红。 据悉,木兰溪畔农文旅融合示范基地项目规划总投资1.33亿元,包含花卉交易中心、球根花卉种源扩繁区、研学培训基地、创意花卉生产区、新品蔬菜生产区、鲜切花生产区等,打造集品种研发、生态种植、科普教育、文旅开发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综合体。该基地现已完成1600亩土地租赁,吸引恒隆园艺、众志成花卉、佳沃莓好拾光等9家花卉种源生产企业及果蔬种植大户入驻,成为莆田最大的花卉种植基地。 很难想象,一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经过一年的建设修复,目前已经完成约730亩花卉、蔬菜等的种植。”福建省溪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亚平向记者介绍道,该基地主要生产花卉种球、种苗、鲜切花、微景观,产品出口东南亚、欧美等地区。 “基地推行稻花轮作模式,不仅改善土壤肥力,降低稻田病虫害率,也提升土地产出效益。”陈亚平表示,基地与福建农林大学、上海园艺培训示范中心等科研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还在种源扩繁区创新性地应用智能温控技术,打造现代化花卉种苗组培扩繁基地。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这里年均自主培育花卉新品种达30个。 与此同时,该基地依托现有花卉种植区,开发“花卉研学+农耕体验+IP衍生”的复合业态,通过推广“稻花轮作”创新农业种植模式,配合智能温室大棚种植,春夏赏花研学、秋冬体验耕作收获,打造“全年无休”的旅游动线。 产业优、百姓富。如今,度尾镇“柚相邻”共富先行先试示范片区的度峰社区、洋坂村、剑山村、中岳村、帽山村5个村(居),集体投资入股溪畔农业科普教育基地,以“年化保底收益8%+绩效分红”模式,共享发展红利。据度尾镇党委书记庄龙炜介绍,该基地通过“支部+企业+村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流转土地,实现“股金”“租金”“酬金”的“三金共富”,现已带动周边200余名村民就业,促进群众增收410余万元,实现多方共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