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操作设备,按照流程定制牙套。全媒体记者 林罗晓 摄 ▲太阳树(莆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查看原料提纯进度。 扫描口腔,启动软件设计,3D打印牙套……8月12日上午,位于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园的莆田市吉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内,技术人员操作设备,按照流程定制牙套。4台3D打印机根据输入的数据,自动打印成型。 “3D打印机打印出一个牙套大概需要5小时,后续还要进行打磨、注胶、烘干等工序。”技术人员徐欣怡介绍道。这种牙套学名为“齿套型止鼾器”,由吉宜医疗与台湾四季天使医学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合作开发生产,为大陆首款可同时矫正咬合不正、骨畸形、肌肉功能障碍与呼吸道过敏的牙套,在全球获得近30项专利。 “台湾有良好的研发技术,大陆有广阔的市场,全国首个‘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落户莆田。因此,我们在莆田投建大陆首个研发基地,希望通过‘台湾技术+莆田制造+大陆市场’模式,推动企业发展。”吉宜医疗负责人周金腾告诉记者,企业计划今年追加投资,新增16台3D打印机。 在扩大牙套产能的同时,吉宜医疗开辟新赛道,瞄准高龄老人排便失能护理难题,研发新型智能护理机器人。“这是卧床排便清洁密闭处置系统,能实现密闭式清洁、智能化检测、分类别处置,而且价格低廉,便于在机构和普通家庭使用,能节省人力成本。”研发人员表示,该产品已完成了样机设计研发和临床预试验,计划今年10月投入生产。 在两岸生物技术产业园,台企福建华胄医药有限公司入驻后,带来了台湾的牛樟芝生产技术,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太阳树(莆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利用园区台企聚集的优势,与台湾高校开展技术合作,提升了产品萃取成效。 湄洲生命健康与高新技术产业链工程部负责人陈聪聪介绍,该产业链服务团队指定专人对接协助台企,提供从前期入驻到办证落地的全链条保姆式服务。在政策支持方面,对在园区租住国有房产的台企,予以房租减半;对入驻园区的台资生物医药研发机构、生产企业,在取得《药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药品(医疗器械)注册证》并进入生产前,园区均无偿提供研发和试生产场地,提升招商引资吸引力。 新闻链接 2019年,国台办正式批复同意在莆田市设立全国首个“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两岸生技园项目作为推进“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建设的核心载体,也是妈祖健康城的重要配套工程。园区由政府主导统一建设、统一招商、统一运营,打造东南医药医械生产基地、两岸生技产业合作示范基地、核医学园区、民营医院医药医械集采中心。截至目前,已有太阳树、吉宜、福维荷等16家企业入驻园区,其中8家涉及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等相关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