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公交将游客从湄洲旅游停车场送至文甲码头,实现“无缝衔接”。全媒体记者 蔡昊 摄 湄洲旅游停车场规划车位2000多个,车辆有序停放。全媒体记者 蔡昊 摄 “右拐停车,前方有公交免费接送到码头!”8月16日,在湄洲旅游停车场外,数名执勤交警与志愿者引导自驾游客停车、换乘。 周末游客众多,但现场秩序井然。停车场规划车位2000多个,“码头接驳车上车点”等标识醒目。游客停好车后,根据引导步行数十米来到上车点,候车、乘车,前往文甲码头。 进出湄洲岛交通堵、停车难,是游客反映强烈的问题,随着岛岸一体进程的推进,这一影响游客舒适度、制约文旅发展的痛点得到了有效解决。 在湄洲党工委、管委会统筹推动下,7月中旬,山亭镇利用闲置地块,耗时15天完成湄洲旅游停车场建设。原本只能容纳400辆车的文甲码头游客停车场功能外移至此。与此同时,10多辆公交车加密调度,不间断地将游客从湄洲旅游停车场送至文甲码头,实现“无缝衔接”。 “原本还怕没地方停车,结果车位充足,还有免费接驳,体验感很好!”游客陈琳和丈夫带着小孩从江西自驾到湄洲岛旅游。他们刚停好车便坐上了免费接驳公交,在文甲码头下车后,穿过遮阳棚,快速进入候船大厅,检票、登船、进岛。 “我们制订了多套交通优化方案。除了湄洲旅游停车场,还有4个备用停车场,能容纳1万多辆车,可根据节假日客流量机动调用。”山亭镇党委书记柯金勇表示,在积极融入和服务岛岸一体中,山亭镇也享受到改革红利,激发了改革活力,通过创新停车场管理模式,联动国有企业与片区内5个村(社区)实现跨村联建,以管理换收益,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这次挂牌后,大家干劲更足了!将在新起点上作出新成绩!” “近1个月来,每日进岛游客约2万人次,可进岛交通的投诉几乎为零。”湄洲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岛岸一体化为文甲码头周边环境提升与湄洲文旅发展提供了机制和人员等保障。下一步,将持续优化车辆分流、公交接驳、配套设施等,加快形成一体化交通体系,同时,打造从停车场到码头的精致一条街,丰富消费场景,让游客舒心旅游。 据统计,湄洲岛今年累计接待游客数已突破200万人次,同比增长22%,是莆田文旅产业的龙头。从解决游客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湄洲党工委、管委会加快岛岸整合融合步伐,以改革活力激发文旅发展潜力。眼下,湄洲党工委、管委会正发挥妈祖文化独特优势,以游客口碑为导向,以“一沙滩一主题”、湄洲旅游集散中心、国投商务区水上游乐、福建·亚太音乐节等项目为载体,整合岛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带动全域文旅发展。 据悉,“天下妈祖·福泽海丝”2025福建·亚太音乐节将融入妈祖文化元素,涵盖特色美食、啤酒节、帐篷节、无人机烟花秀等。此次音乐节由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相关机构、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同打造,在妈祖城举办,将进一步传播妈祖文化,促进文旅发展。 打破湄洲岛与北岸区划界限,妈祖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相互赋能将更加显著。 据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湄洲妈祖祖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祭典、“天下妈祖回娘家”等节庆活动、《缘起湄洲》《印象·妈祖》等演艺项目,将与北岸的妈祖阁、贤良港天后祖祠等强化联动,打造涵盖历史文物、非遗技艺、庆典活动、文娱消费等多维度、多层次的“祖庙—祖祠”旅游线路,有利于推进世界妈祖文化中心建设,共同把妈祖文化品牌做大做强。 “岛岸一体发展将进一步补齐文旅短板、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湄洲岛旅游和文化体育局干部林溪长表示,将以此次湄洲挂牌为契机,立足岗位、真抓实干,更好投身于弘扬妈祖文化、促进文旅发展的大局中。 “岛岸一体发展是莆田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为文旅发展创造了全新机遇、提供了更大舞台。”湄洲管委会副主任、运管会专职副主任郑向锋告诉记者,文旅产业岛上基础好、岸上腹地广,两者互有优势、互为补充。将以此次挂牌为新起点,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奋发有为、积极作为,聚焦项目、对标高端,通过“提升存量、扩大增量、形成变量”,持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场景,丰富文旅业态,释放湄洲岛国家级5A级景区的溢出效应,提升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品牌,打造莆田文旅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