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学习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新闻网>社会>社会广角>

守好源头活水 换来金山银山 ——西苑乡筑牢生态屏障激活绿色动能

2025-08-25 全媒体记者 朱建婷 通讯员 郑志忠 郑文洁 文/图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李剑莹  

西墘村荷花盛开,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仙水洋举行水上嘉年华活动,丰富文旅业态。

仙游县西苑乡是木兰溪发源地。该乡多措并举守护好源头活水,以铁腕手段严守生态红线,采取系统性的保护与治理措施,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生物多样性愈发丰富,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近年来,仙游县西苑乡在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精心守护好绿水青山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价值变现的创新路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西苑乡得到了生动而深刻的诠释。

如何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日益凸显的生态效益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富民强乡的强大动力?近年来,西苑乡生态旅游蓬勃兴起,特色产业方兴未艾,绘就一幅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生共赢的美好画卷。

生态治理结硕果

近段时间,仙游县生态国有林场委托福建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开展的仙游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穿山甲、黄喉貂等国家重点保护哺乳动物专项调查圆满完成。

此次调查共记录到野生动物58种,包括哺乳动物19种、鸟类39种,涵盖多类生态功能型物种和典型森林生境指示物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物种达12种,占总记录物种的20%以上。此次调查成果,直观展现了木兰溪源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良好成效。

西苑乡党委、政府立下“铁规”:“决不允许乱砍一棵树,决不允许出现一宗无证养殖场,决不允许破坏一处植被。”多年来,该乡坚持铁腕“治水”、生态“养水”、常态“管水”、产业“富水”,做好“四水”文章,在植树造林涵养水源、防治污染提升水质、守护青山绿水打造生态样本等方面走在前列。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做好源头保护、护好源头活水、守好青山绿水,乡里组建了以党员为主体的河道巡查网格队伍,实行“七位一体”共管共治,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木兰溪源头保护宣传、巡山护林、卫生清理等活动;通过建立智能化管河、信息化管人、流程化管事“三管齐下”的源头水系监管体系,强化源头水环境督查;依托现有的“全国流动党员驿站”“木兰溪源环境教育基地”等,统筹推进源头党建治水行动,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爱河护河理念。

此外,重点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农村污水管网,接管1000余户,完成三格化粪池建设1567户,建设小型污水处理站2座。2018年以来关闭拆除畜禽养殖场67个。”西苑乡乡长王瑜介绍道。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木兰溪源头的保护工作成效显著。这里生态环境优美,珍稀野生动物活动频繁,是生态治理、环境科普和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体,成为践行“两山”理念的生动样板。木兰溪源头成功入选福建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区还获“莆田市科普教育基地”称号。

文旅产业有活力

白天玩水闯关、探秘森林,夜晚打铁花璀璨、灯光秀迷离。仙水洋景区凭借广阔的浅水区域和独特的自然环境,成为游客的避暑胜地。

位于西苑乡凤山村草洋自然村的仙水洋,海拔871米,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这片宝藏景区以“高山浅水广场”的稀有地貌闻名,且山景奇绝,森林覆盖率超85%,气温清凉舒爽,堪称天然的“夏日凉都”。

今年暑期,仙水洋开启夏季水上嘉年华文旅活动,以泼水狂欢、水上乐园、清凉茶座、云南风情竹竿舞、梦幻灯光秀、非遗火壶火棍打铁花、川剧变脸舞台秀等丰富活动吸引游客,成为炙手可热的打卡点。此外,景区逐步丰富游览内容,建设夜市一条街、人工沙滩、耕读传家园、花海觅境露营、垂钓园、楠木禅修园、房车营地、碇步桥、水上演艺吧等项目,拓展旅游业态。

围绕夏季嘉年华活动,仙水洋景区还开启了全域营销,构建“线上内容引爆+达人矩阵扩散+线下精准覆盖+私域沉淀”的全链路营销矩阵,覆盖福州、泉州、厦门等核心客源市场,通过头部达人、千条云视频、平台广告、电梯/地铁广告、惠民卡入驻等多元手段,大幅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作为仙水洋景区旅游配套服务站,县供销综合服务社(仙水洋分社)也进行优化升级,以更齐全的商品、更贴心的服务,为游客的清凉之旅保驾护航。从舌尖美味到游玩装备,从应急物资到地方特产,一应俱全,让游客随时补给,无忧畅玩。

“景区改造提升后,游客量显著增长,工作日日均8000至9000人次,周末突破1.5万人次。”仙游菜溪岩管委会主任李钟胜表示,下一步,仙水洋景区将对照新版国家标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全面提升景区软硬件及服务水平,力争全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争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绘就乡村共富图

走进西墘村七星莲花园,只见碧荷满塘,粉嫩的花朵在连片荷叶的映衬下随风摇曳,游客穿梭其中赏花拍照。入夏后,西墘村50多亩连片荷花盛开,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不少游客前往观赏打卡,带动了当地的乡村生态旅游。

西墘村生态环境优良,森林面积1.94万亩。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该村以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持续提升乡村“颜值”,盘活闲置农田,积极探索“党建+产业+旅游”融合发展之路。

西墘村编制《乡村振兴建设规划》,确定“以荷为媒”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盘活抛荒水田,通过土地流转,引进武夷山“五夫白莲”,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西墘村党支部副书记张良寨告诉记者,该村相继修建了观景木栈道、赏花凉亭、观景台等配套设施,打造十里荷花田园休闲观光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作为仙游县北部山区景点最丰富的乡镇之一,西苑乡发挥源头生态优势,以凤山、凤顶、前溪、柳园、西墘等5个村探索“跨村联建”发展新模式,做到“一村一景”“一季一游”,多渠道打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西苑乡大力发展露营基地产业,凤山村营地获评省级“帐篷露营地”,前溪村营地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布的“中国十大露营地”推荐名录,是全省唯一上榜露营地。露营产业有力带动了西苑乡经济繁荣,当地新增近50家餐饮、住宿等企业,带动千余人就业。

与前溪村毗邻的柳园村是第一批福建省传统村落之一,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该村不仅留有革命先辈的红色足迹,而且还保存着100多栋清代、民国时期的古民居,村落中祠堂、老街、旧巷、庙会交融,展现着村落独特的魅力。

走进柳园村,村内的梯田层层环抱着山脊,高低错落,古建沧桑、小巷悠长。夏季以来,不少游客到前溪村、柳园村短途游,特色民宿、文化活动助力古村流量连创新高。

从铁腕“治水”守护木兰溪源头的青山绿水,到点“绿”成“金”激活生态旅游与特色产业,西苑乡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真谛。如今的西苑乡,不仅成为木兰溪源头保护的生态样本,更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振兴之路。


专题推荐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落实“五千五好”工作 奋勇争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仙游实践
党纪学习教育
新闻图片
主办:仙游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2010www.xy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94-8396686 投稿信箱:xr8396686@163.com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企侵权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民族宗教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版权所有@仙游新闻网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2023004176号 闽公网安备35032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