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尾镇作为莆田“四大名果”文旦柚的主产地之一,以高质量党建为舵,以“1+2+N”校镇共建为帆,巧妙融汇高校人才与地方产业,走出一条党建强、人才聚、产业兴、农民富的融合发展新路。 高校科研人才资源丰沛,在党建引领下,高校人才精准对接产业发展,高校科研力量在田间地头找到了施展才学的广阔舞台,从品种改良、绿色种植到精深加工,科技为乡村振兴产业注入了强劲动力。地方产业则凭借人才智力支撑,突破了发展瓶颈,形成“人才因产业而聚,产业因人才而兴”的良性循环。 当然,人才与产业的共振并非简单“输血”,而是要打造可持续的“造血”系统。首先要精准引才,如地方政府建立“需求清单+乡情地图”,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乡村振兴工作站,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同时建立长效留才机制,从待遇、事业发展方面进行保障,让各类人才在乡村大地“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好、能出彩”。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实施乡土人才培育工程,把传统“土专家”“田秀才”升级为持证新型职业农民,构建“外源+内生”双循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莆田广袤乡村蕴藏着无限生机与潜能。当党建的组织优势与高校的人才活力深度融合,乡村振兴不再只是美好愿景,而是照进现实、人人可享的民生福祉。林晓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