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创作 油画产业年产值突破30亿元,占据全国市场份额30%;红木文创通过产品创新走进现代生活;青瓷技艺凭借吉尼斯认证闪耀国际舞台……如今,深植于乡土的三大特色文化产业,在守正创新中迸发发展活力,共同谱写我县工艺美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打造全球油画产业新高地 9月25日,记者走进仙游国际油画城创作区,画师正专注油画创作,从古典写实到现代抽象,不同风格的作品在这里诞生,并通过完善的产业链条销往全球。一位画师告诉记者,仙游油画产业已形成涵盖画框、颜料、画布、物流等环节的完整生态,这种集聚效应让创作效率提升逾30%。 “仙游油画有‘五个最’:起步最早、人数最多、总量最大、创新最强、贡献最好。”据福建省油画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杰介绍,目前仙游拥有2万多名油画从业人员,在全国开设1000多家直营画廊,年产值超30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约30%。 油画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我县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人才基础。早在20世纪初,画家林明德便将油画艺术引入仙游;改革开放后,港商画家王永声回乡创办画社;大批工艺油画人才汇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如今,仙游国际油画城通过搭建创作、展示、交易一体化平台,进一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仙作工艺与现代美学交融 近日,仙游三鼎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原创设计的“萌版妈祖”文创作品,在2025“福建礼物”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征集活动中荣获银奖。这一荣誉彰显了传统工艺与当代创意融合的独特魅力。设计团队巧妙地将妈祖文化元素与当代审美相结合,既保留了传统雕刻的精髓,又赋予其亲切可爱的现代气质。 除此之外,该公司还开发融合水晶镶嵌的珠串、运用大漆工艺的茶器、创新榫卯结构的茶叶罐等作品。每一件作品都见证着传统仙作工艺与现代美学的交融,彰显“让工艺融入生活”的设计理念。 值得一提的是,三鼎文化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目前已申请版权百余项。借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严格的质量管控,该公司已与全国上百家渠道商建立战略合作。 千年窑火淬炼非遗传奇 在陈万龙的青瓷工作室,五百尊罗汉静立如仪。釉色青翠如玉,釉面光洁如镜——这些获得“最大规模瓷雕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的青瓷作品,诉说着仙游青瓷的千年传承与当代创新。“烧制青瓷,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陈万龙告诉记者。在他身后,跨越千年的窑火仍在燃烧,将古老的“土龙泉”技艺延续至今。 仙游青瓷的历史可追溯至北宋。据《仙游县志》记载,境内已发现宋元明古窑址6处,其中度尾镇霞溪村的北宋窑址面积达5000平方米。明代《兴化府志》更明确记载:“近仙游县万善里潭边有青瓷窑,烧造器皿颇佳。” “我们不仅要复原古法,更要让千年技艺与时代共鸣。”陈万龙说,非遗传承贵在守正创新,既要恪守古法,保留青瓷特有的玉质美感;又要大胆创新,让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深度融合。他的青瓷五百罗汉就是这一理念的完美体现——既承袭了宋代青瓷的釉色精髓,又在造型设计上突破了传统局限。 县工艺美术中心副主任谢紫娟表示,我县将继续出台扶持措施,以新中式家具为主攻方向,打响品牌IP,并培育香文化新品类,巩固木质工艺品和油画两大特色产业,推进产业链跨境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