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仙游县“柚相邻”—“四和三调二联”基层治理新机制入选全省148公共法律服务典型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学习。 据介绍,仙游县度尾镇是“中国文旦柚之乡”,洋坂、中岳、剑山、帽山四个行政村是文旦柚主产区。2023年2月,仙游县委、县政府在该片区建立“柚相邻”共同富裕示范区,探索基层融合发展共富试点。片区整合调解资源,建立“柚相邻”—“四和三调二联”调解新机制,即践行“四和”调解理念,实施“三调”化解模式,实现“二联”互动效果,构建百姓表达诉求、化解矛盾纠纷新格局,打响“群英断事会”工作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为打破四个村调解力量单薄、各自为战的局面,认真讲好新时代“六尺巷”的故事,度尾镇挖掘提炼“和文化”等本土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整合优质调解资源,以正能量引导群众互让互谅、解决纠纷。为重塑基层调解架构,以度尾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中心枢纽,在“柚相邻”片区内组建“四和”调解室,即洋坂村“和真调解室”、剑山村“和美调解室”、中岳村“和善调解室”、帽山村“和谐调解室”,在产业集中区组建“海峡艺雕行业调解室”“张文胜调解室”等行业和个人调解室作为补充。配强基层调解力量,每个调解室聘任2名专职调解员实行坐班制度,同时,整合机关单位下沉干部、“三官一律”(检察官、法官、警官、律师)等人员参与调解,并从“两代表一委员”、退休干部、退休教师、企业家、老协会中选拔了243人组成一个“群英人才库”,壮大充实片区调解队伍。创新“群英断事会”工作法,实施“点将就诊”调解模式,从“群英”人才库中选择专业性强、熟悉情况的人才充实到各调解室中,实现“干部不再当判官,群众是非群英断”的效果。 “三调”化解模式,“三调”即“初始调”“集中调”“巡回调”。“初始调”时,“四和”调解室、行业及个人调解室与“群英断事会”协同作战,每月例会碰头,摸底排查苗头性隐患,第一时间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集中调”期间,所有纠纷在15天内进行3次以上调处,对于调处不成功的疑难案件,及时流转至镇调委会,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销号清单,实行台账式管理,集中攻坚化解。“巡回调”以“一庭两所”(法庭、司法所、派出所)矛盾联调为基础,组建巡回调解队,对一些久拖不决的复杂疑难纠纷开展巡回调解。 “二联”,是实现矛盾“联调”和困难“联帮”。整合部门和村居力量,实现矛盾联调,第一时间有人受理、第一现场有人调处。对于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专门制定调解方案,多方力量联合调处化解,有效避免矛盾纠纷的扩大激化。两年来,度尾镇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由94.29%上升至97.44%。在机制作用下,依托多方力量协同参与,充分发挥司法行政部门职能作用,以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和服刑人员家属的矛盾纠纷化解为契机,深入摸排实际困难和诉求,在就学、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帮扶和解困,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柚相邻”—“四和三调二联”基层治理新机制实施以来,度尾镇共调解矛盾纠纷609件。“柚相邻”群英断事会工作模式入选福建省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得到了中组部、省委组织部等的调研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