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学习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新闻网>社会>社会广角>

“柚相邻”提档升级 ——仙游县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先试示范片区

2025-03-03 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 通讯员 郑志忠 郑文洁 文/图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李剑莹  

市派驻村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学员到度尾镇参观“柚相邻”共同富裕先行先试片区。

溯源工程服务中心服务台,工作人员接受企业代表咨询。

仙游“柚相邻”共同富裕先行先试示范片区“版本”从1.0升级到2.0,聚焦五大振兴和民生保障,推动片区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基层治理提质增效、生活品质提标扩面,致力构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图景,朝着和美莆田、共同富裕的新愿景阔步前进。

春和景明,万象更新。

在我市提出朝着“和美莆田、共同富裕”的新愿景前进之际,仙游县总结提升度尾镇“柚相邻”共同富裕先行先试示范片区1.0版的亮点特色,打造“柚相邻”2.0版。

如何提标扩面?通过什么模式来打造?仙游县委书记吴文恩指出,共同富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价值指向与前进动力。“柚相邻”2.0版要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丰富跨村联建的政策工具,下好“五大振兴+民生保障”这盘棋,着力在产业带动中做大村集体经济“蛋糕”,加快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进程。

推广“柚乡党校”

2月25日至27日,在市委党校的组织下,市第七批市派驻村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三组学员分别到度尾镇“柚乡党校”参观,考察“柚相邻”共同富裕先行先试示范片区推进连片联治、协同发展、抱团共富的做法。

去年,“柚相邻”共同富裕先行先试示范片区“上新”,创办了“柚乡党校”,设置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产业振兴、文化民俗、生态旅游等5个主题、19个“柚乡学堂”。

“柚乡学堂”整合片区内党群共富基地、主题党日活动基地、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各类教学资源,形成集“柚相邻”七中心、“五村一园一城”、现场教学点等于一体的“1+7+N”体系。

“柚乡党校”如何促进集体和村民“双增收”“共富裕”?仙游县度尾镇党委书记庄龙炜介绍,打造“柚乡党校”,村级集体以资源入股,通过场地使用获得“股金”“租金”,村民提供服务获得“酬金”,参观单位实践实训获得“共富经”,这是党建引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强筋健骨”的一次生动实践。

记者从新出台的《“柚相邻”共同富裕先行先试片区2.0提升方案》中看到,今年该县将大力推广“柚乡党校”。整合片区优质教学资源,联建联营强村公司,实行政企分开、公司化经营、市场化运作。采取“镇+公司+村+低收入农户”的“1+1+5+X”模式,按照产业收益实际情况确定分红方案,固定比例用于帮扶困难户,在实现村级集体增收的同时带动低收入农户就业增收。

记者了解到,“柚乡学堂”分阶段发展业务。前期以培训带动,承接干部培训、技能培训、主题党日等活动。中期以研学支撑,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第三方专业研学机构,开展研学业务,也鼓励镇内企业,将非遗传承、红木工艺、动植物养殖等开发为研学项目。今年计划建设农产品体验中心,利用数字技术,开拓亲子研学空间,建设仙游首家XR拍摄棚。并选拔培养优秀解说员,引入第三方专业研学机构、本土培育机构、校地共建高校等资源,拓展研学业务。后期文旅拓展,引入旅游运营公司,策划设计示范片区的精品学习线路,形成全链条发展。

聚焦产业致富

“你们的收费标准是什么样的?”“谁来评估我们的产品?”“客户在哪里能看到溯源信息?”……

在全国红木制品数字化登记及质量溯源工程福建仙游(产区)服务中心,面对一家前来咨询的企业抛出的一连串问题,中心工作人员耐心答疑解惑。

推动共同富裕先行先试示范片区发展,产业带动是关键。去年10月,全国红木制品数字化登记及质量溯源工程福建仙游(产区)服务中心落户度尾镇,通过数字化革新破解当地红木产业“成长的烦恼”。

在服务中心,电脑上跳动的数据记录着每一套红木家具信息。服务中心经理陈勇演示了一套刚生成的红木家具电子档案。只见他扫描二维码,木材检测报告、工艺评估、资产估值等信息一目了然。

这些红木家具电子档案是由勘验团队携带专业设备进入企业,对每套家具进行360度影像采集,运用微距镜头记录榫卯结构细节,提取不少于3处木材样本,采集的数据同步上传至工程数据中心,由溯源工程专家、工艺美术大师等组成的评审团进行“会诊”后生成。

经过严格认证的红木制品将分批登录北京产权交易所,开展红木资产挂牌交易业务。红木资产挂牌交易是全国红木制品数字化登记及质量溯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现了红木制品的“确权、确物、确价”,为消费者提供了“明真伪、识价值”的便捷途径。

全国红木制品数字化登记及质量溯源工程管委会副主任殷睿宇表示,这是一项创新工程,它以高度的公信力、科学的体系设计和严谨的标准参照,让每件红木制品形成权威的“四报告、一码、一证书”,即“资产评估价值报告、质量承诺报告、工艺艺术品鉴报告、材种检测报告、二维码、动产权证”,在生产者、消费者、投资人、金融机构之间构建信任桥梁。

聚焦产业致富,“柚相邻”2.0版强化天材纵党支部引领共富联盟,设立全国红木制品数字化登记及质量溯源工程服务中心,应用数字科技,通过“四证、一码、一标识”,让每件红木制品“有据可查、有源可溯、有证可考、传承有序”,为红木产业筑牢诚信基石。

按照计划,“柚相邻”2.0版落地后,还将推出与华侨大学合作在海峡艺雕城共建集工艺美术设计、研究与教学于一体的产学研基地,为红木产业注入创新活力;推进李耕故里·度尾小微企业园建设,打造红木家居产品研发基地,同步引入上下游配套企业,完善红木品类定制泛家居生态产业链;采用选品中心商业新模式,建设仙作产业选品中心等一系列促进共富的举措,全力打响“中国木艺第一镇”品牌。

活用祠堂文化

“宁进祠堂,不进公堂。”前不久,度尾镇洋坂村2名村民骑电动车发生碰撞,产生赔偿纠纷。在吴氏祠堂群英调解室内,经过度尾镇“群英断事会”调解,双方达成和解,并签订协议书。

“群英断事”模式在祠堂文化的赋能加持下,更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群英”调解员吴启照认为,祠堂里的调解工作能取得良好效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村民对宗祠怀着敬畏之心。

记者了解到,吴氏祠堂还充当议事理堂,独创“起矛盾不回娘家”等村规民约,搭建群众共商村务、化解矛盾的平台,民主决策让乡村治理更高效。

为加强“清风润莆田”廉洁文化建设,仙游县探索将老祠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机融合,推进祠堂活化利用,在弘扬主流价值、传承优秀文化、践行现代文明、助力基层治理、推进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传递正能量。

“柚相邻”2.0版指出,打造7个“祠堂文化+文明实践”先行示范点。深入挖掘帽山陈谠祠堂、中岳孔子府、度峰余氏宗祠、剑山杨起凤旧居、洋坂吴氏宗祠等祠堂文化的深厚底蕴,开展“拜祖先、念祖训、感党恩、促和谐”系列活动。

前不久,县领导听取祠堂“五堂”新模式促进基层治理的相关汇报后,要求加大对家规家训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力度,充分发挥“祠堂”这一资源优势,切实将家训元素融入村规民约中,发挥感化教育作用,聘请“五老”人员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探索以“祠堂文化”赋能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新路径,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能力和水平。

促进乡村经济、文化、环境、社会及民生更好、更稳、更实地发展,实现2.0版既定的目标和任务,仙游县正把片区规划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看得见、摸得着、真实可感的共同富裕,打造融合发展示范区共同富裕的典型样板。


专题推荐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党纪学习教育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新闻图片
主办:仙游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2010www.xy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94-8396686 投稿信箱:xr8396686@163.com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企侵权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民族宗教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版权所有@仙游新闻网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2023004176号 闽公网安备35032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