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送气工对专用车辆上的气瓶进行固定。 4月16日,仙游县鲤南镇居民戴女士家楼下,一辆专门用于运送瓶装液化石油气的车辆停了下来,一名送气工从车上卸下一个气瓶,送到戴女士家厨房并安装到位。随后,他细心检查一番,确认安装完好后才离去。 记者了解到,仙游县在全市率先推广瓶装液化石油气专用车辆配送,由经营企业配送到户,并进行免费入户安检和安全用气指导,“瓶”安到家,守护居民“烟火”安全。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如今,大多数小区安装了天然气管道。而在城乡接合部等地,瓶装液化气仍是居民的日常所需。在仙游县,瓶装液化气用户有近10万户。 “以往,送气工在运输过程中超载现象并不鲜见。有的贪图利益,从企业批发瓶装液化气后,将其储存在家中,然后加价卖出。”仙游县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杨福新告诉记者,在气瓶运输和储存中出现的这些违法行为被警方查获后,检察机关以涉嫌危险作业罪向法院提起公诉。类似案件此前每年有10余起。 对此,仙游县人民检察院专门向仙游县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和行业主管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得到高度重视。之后,仙游县通过取消用户自提购气,推广了专用配送车辆等措施,有效规范了运输和储存流程,相关违法行为也鲜有发生。 在仙游县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专用配送车辆是一辆封闭式电动三轮车,外形和快递三轮车类似,每次可装运瓶装液化气6—8瓶。车上配有固定气瓶的装置,配备灭火器等,确保气瓶运输过程中稳固、安全。“目前有25部专用车辆投入服务,覆盖城区范围。”该公司副总经理吴桂元说。 记者从市燃气管理处获悉,我市瓶装液化气经营企业经过整合,目前共有6家,设有近100个供应站。除了仙游试点推广专用车辆配送,其他县区也有经营企业购入封闭式的三轮车送气。接下来,将与交警部门沟通协调,对这些专用车辆加强安全管理,进而在全市推广试点经验。 新闻链接 在“管进瓶退”的市场趋势下,我市瓶装液化气用户规模逐年递减,目前有30万户左右。市燃气管理处进一步加强瓶装液化气安全管控,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取消自提购气模式,统一由送气服务人员将气瓶配送到户,并进行免费入户安检和安全用气指导,将安检信息录入系统,实行“实名制”登记购气,减少用户使用端的安全隐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