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校园餐”安全备受关注。开学以来,仙游县深入推进“校园餐”长效常态治理,将校园食品安全监管升级为“民生实事”,针对普遍存在的食材采购成本高、配送效率低、定价机制不透明、经费管理不规范、监管合力不足等问题,构建“国企统采、科学定价、多元共治”模式,推动校园餐向“安心餐”迈进。 “国企统采”降本增效 食材采购是校园餐安全的第一道关口。该县创新性构建“政府统筹+国企运营+多元监管”的食材供应新体系,明确由具有公益属性的县供销集团作为县域校园大宗食材集中采购的代理业主单位,搭建功能完善的“仙游供销市场集配系统”线上平台。构建全链条数字化、信息化监管体系,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从源头端到最终消费端全过程一物一码,建立健全线上统一采购机制,实时追踪食材从产地到餐桌的全流程。食材配送和采购验收上,福供优品(福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标品类食材配送,仙游县供销田园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负责生鲜类食材配送,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建立严格的“双人或多人联检”制度,由各学校管理员、教职工代表、家长监督员及供应商四方共同验收,当好校园餐安全“守门人”。 科学定价普惠营养 “管住价格,更得管好营养”。该县要求各学校食堂每周食谱要满足营养结构标准,谷薯杂豆类每周不少于5种,蔬菜水果类每周不少于10种,水产禽畜蛋类每周不少于5种。由师生、家长代表组成膳食委员会,定价方案、成本核算、每周食谱接受监督。通过“科学定价+营养保障+民主监督”三位一体发力,确保“校园餐”饭菜价格科学合理。 此外,要求各学校制定明确的“带量食谱”,规定每道菜品的主辅食材种类和重量,严格以“仙游供销食材集配系统”平台上的大宗食材统一采购价格作为基准成本,计算出每份“带量食谱”菜品的基准价格。允许校园食堂通过提供免费例汤、适量水果等方式进行盈亏调节,既丰富学生餐食内容,又保障食堂整体运营的普惠性和可持续性。该机制目前已覆盖全县40所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 “多元共治”透明监督 安全营养的校园餐,离不开严格、透明、高效的监督体系。仙游县探索推行“教育局领导干部包片指导(月陪)+校长周陪+行政日陪+家长常态陪”的“四位一体”全方位陪餐监督机制,要求陪餐人员必须与学生同区域、同时段、同标准就餐,现场仔细评判食材的新鲜度、饭菜的营养搭配以及整体服务水平,并当场填写详实的陪餐记录。深化“明厨亮灶”工程,打造“透明厨房”。社会各界人士可通过扫描张贴的“明厨亮灶二维码”,实时查看全县任意学校食堂或校外供餐单位的后厨现场操作情况,让后厨加工处于全天候“现场直播”状态,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大力推进“三防”(防鼠、防蝇、防尘)设施设备配备,完成对全县所有学校的提升改造,打造安全卫生的硬件环境,切实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成功探索出一条校园餐“共治共享”的新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