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今天:
投稿信箱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新闻网>文体>
过年的“红鼻翁”
2017-01-18 14:49:21  来源:仙游今报  责任编辑:林婧晶  
□朱福忠

  早上,老家的三叔公送来一只的“番鸭子”。上周六,家住农村的大哥已给我送来一只七八斤重的大番鸭,躺在冰箱里一周了才食用一半。晚上,堂姐也来电话说年三十要送一只大番鸭,怕我忙,会宰好切成块后送来。
  对于大番鸭,记忆中并不陌生。七十年代末,生活在农村的小孩,最经常做的事就是“钓青蛙”。放学一回家,把书包挂在土墙的竹钉上,便立奔墙角拿上钓青蛙的工具直奔田间地头,这些工具一般是:一支系着一条一米多长的小绳子的小竹支,一个用铁环和白色塑料布做成的袋子。出发之前还要找一块背阴潮湿的挖几条蚯吲当诱饵。那时候农村人家并不富裕,吃不起猪肉,只花了很少的钱养一些番鸭。当时谷物都很欠缺,更谈不上有残羹剩饭,田里的青蛙自然成了番鸭们最奢侈的美餐了。那时孩子们攀比的是自家的鸭子长得快,谁家的鸭子啥时长毛啥时长翅了。
  鸭子养了三四月之后就成年了,成年的番鸭子鼻子红红的,也常被人叫做“红鼻翁”。只要有重大节日,大人就“杀鸭子”庆祝或祭拜。这可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事,也是他们努力钓青蛙最好的回报。“杀鸭子”也是一家子最欢喜的时候,一家老小都会派上用场:劈柴的、烧水的、放鸭血的、拔鸭毛的。放鸭血是个技术活,邻居吓尾叔最厉害,一脚踩紧鸭爪子,一脚踩鸭翅膀,一手拧鸭脖子,一手一把剪刀,对准鸭血管子,一戳,血如泉涌,满满的一碗鸭血,鸭子就当场没了气。而功夫差的吓歪好几次让鸭子给挣脱了,满院子乱蹦乱跑,血洒得满地都是。大人们都用本地话笑吓歪“没本事”,而孩子们却乐得也跟着“半生不死”乱跳的鸭子起哄!
  鸭子杀完了,第一个享用的必须是宫庙里供奉的各路仙人。人们把鸭子的内脏去掉,把整只鸭子用水煮透,把鸭子染红,背上驮着一块煮成硬化的圆饼似的鸭血,上面还要插上一把刀,鸭嘴上还要叨着一个熟了的鸭心。放在一个大盒里,拿到村里的宫庙里祭拜,求神仙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财丁贵齐发。谢拜了神仙之后,才把鸭子切成小块放在一个专用的陶制火炉里慢火焖炖,一两个小时之后打开盖子,香气四溢,还没尝到鸭肉,口水已流了一地。
  这天晚上是要煮干饭的,这白米干饭和番鸭肉是绝配,一晕一素的最佳互补。一家人都围在一张八仙桌上,干饭每人一碗早已满上,待一大盆子的热气滚滚鸭肉端上来时,奶奶会把我买回来的地瓜酒洒在上面,然后用勺子拌了几个,这醮酒的鸭汤味道闻着都特别的香,这时奶奶如战场上的指挥员大声吆喝道:“馋猫们可以吃啦!”我们兄妹姐妹们就会一哄而上,风卷残叶似的不到半个时辰,那只八九斤重的番鸭就全在我们的肚子里了。第二天早上起床打起的嗝也还有鸭肉的余香,刚吃过“红鼻翁”的前几天感觉精神超爽,身子特棒,有时连走路都与平时不同,昂首挺胸的有劲,与小朋友打架的时候雄纠纠的,一句“我昨晚刚吃完‘红鼻翁’”,就会使对方胆怯而不敢恋战。对方如果打输了会丢下一句“过几天等我也吃了‘红鼻翁’再和你打”,可见吃了‘红鼻翁’后就是不一样。接下来的这一周是不让吃蔬菜和水果的,怕冲掉了鸭肉的滋补气。
  最后一只鸭子总是留在大年夜里粉墨登场的。那算是大年夜最奢侈的一道汤了。来年春天,家家户户还会从鸭贩子那里再购鸭苗,孩子们自然重复着“钓青蛙”的趣事。
  家养鸭子有时并不会都是一帆风顺的。有一年出现瘟疫,全村的鸭子在一夜之间全部死去,这一整年村里大人的脸上写满了忧伤,孩子们更无心欢笑。天灾躲不过,可是有时人祸更可气,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隔一段时间,村里就会出偷鸭贼,偶失一两只人家还能咬着牙挺住,有时一家子养的鸭会被一窝端了,这让人家什么度过这一年啊! 
  从学校毕业之后,走上工作岗位,在城镇生活,尽管不再养鸭,可是乡下的大嫂,妻子的娘家人,也常不时地送来鸭子。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鸭肉倒也不金贵了,有时一只鸭子至少得分几次才能吃完。但对于乡下人传统来说,逢年过节,人情往来,送一只家养的鸭子是最有诚意的礼节,你可不能拒绝,拒下去亲情就疏远了。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红鼻翁”。

主办:仙游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2010www.xy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94-8396686 投稿信箱:xr8396686@163.com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企侵权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民族宗教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版权所有@仙游新闻网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2023004176号 闽公网安备35032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