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黄文谦老人连续12年用自己打工的钱,对全村考上大学的大学生发放奖学金,同时还与3名贫困家庭结对扶贫,根据家庭贫困情况,每人送去500元-2000元助学金,从而在村里树立尊师重教、助学助困的好风气。 受黄文谦老人的助学助困的爱心感召下,中峰村众多村民也开始加入献爱心的队伍中,其中在青海省从事钢材生意的该村村民黄真雄委托父亲捐款2000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仙游县度尾镇中峰村地处偏僻农村,经济落后,全村人口有4000多人,大部分靠种田为生,是仙游有名的革命老区村。该村的村委会、老协会认识到农村落后原因在于村民文化水平低,有些孩子初中没念完就辍学外出打工,村中没有重视读书的氛围,因此村中教育难以提升,村中各方面发展也表现一般。为此,该村村委会、老协十分重视农村的教育发展,为鼓励多出人才,出精英人才,使寒门学子能够上大学,村里先后出台了高考奖励政策和高考贫困生助学政策,大张旗鼓地对高考优秀学生进行表彰,对高考贫困生进行救助。 老协会中,以黄文谦为首的老年人积极发挥余热为本村教育事业贡献力量。2005年,当时已是80多岁高龄的黄文谦,坚持在企业打工,将打工所赚的钱全部捐出用做助学金、奖学金,重奖本村品学兼优的学生和优秀老师,还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贫困家庭。2007年,黄文谦被评为“感动福建十大人物”,得到1万元的奖金,那年黄文谦将奖金全部捐出,并将子孙所给的压岁钱也捐出,设立中峰村教育基金活动会,专门用于重奖本村考上大学的学子和品学兼优的学子。 另一学生黄鲜花也说,她在一个单亲家庭成长,家中三个姐妹都考上大学,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没有爱心人士资助,三姐妹根本无法上大学,根本无法安心上学。此次党和政府不但将她家列为精准扶贫户,黄文谦老人还对她三姐妹进行帮助。 据老协会不完全统计,12年来,黄文谦累计助学助困捐款达到60多万元。在黄文谦的带动下,现在年青人黄新腾、徐元宝、黄真雄等人也纷纷加入村里精准扶贫的爱心活动中。村民主任林禹告诉记者,黄文谦是全村年龄最大的老人,儿孙都有出息了,家庭经济较好,可他仍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他和爱人10多年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都是穿儿孙穿过的衣服,平时吃萝卜干和自己种的蔬菜,但助学助困却十分慷慨,每年都要捐出3万多元资助贫困生、尊师奖教和慰问困难家庭。老人的爱心让全村人感动。 黄文谦告诉记者,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他最大快乐是年纪这么大了还能帮助别人。每次做好事就很幸福很乐观,心情乐观近几年他几乎没有生病。其子孙对他的做法也积极支持,现在子孙都加入助学助困的爱心行动中。老人说,自己还将继续为助学助困的慈善事业打工,直到百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