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今天:
投稿信箱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新闻网>经济>
乡情恰似荔枝红 ——读郑盛龙写意花鸟画
2018-02-23 11:39:20 郑志忠 来源:仙游今报  责任编辑:林婧晶  

 

大年初五郑盛龙教授在仙游文庙明伦堂现场作画图。

郑盛龙教授写意《荔枝》画。

  在孔子塑像明伦堂里,郑盛龙教授徐徐运笔画兰花如君子,淡泊而宁静,雅致不矫情。从他现场作画过程中,我感到了他的心、手、眼合一的酣畅淋漓。仿佛兮,我看到了开莆来学的“南湖三先生”,倡学归来,泛舟木兰溪,扬帆击揖,吹箫饮酒,两岸民众抛洒兰花,踏歌欢送的情景。
    作为郑氏后裔,郑盛龙先生秉承先辈的倡学遗志,在致力于无功利性的美术教育的同时,不断探求中国画出新的路子,在大写意的绘画探索中书写着对生活的见解,对自然的认知,在笔墨的天地中耕耘出属于自己的天空。
    在2018年春节,大年初二至初六为期5天时间里,由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中共仙游县委宣传部主办,仙游县文体广电出版局承办的“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故乡情翰墨缘——郑盛龙画展》成功举办,让仙游绘画爱好者通过40多幅的写意花鸟画感知郑盛龙先生演绎的浓浓故乡情。显然,这是郑盛龙先生一次高规格家国情怀的“乡土情结”的集中展示,也是他支持家乡“文教强县”的深情奉献。
    郑盛龙,籍贯仙游,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郑盛龙教授说:“故乡的记忆,围绕在我最诚挚的心间,那如画般童真的梦境,于心底成为永恒。”这次他以故乡风物为主题进行创作和展览,记录的是他记忆里故乡的美好,寄寓着他对故乡明天更美好的期盼。
    这是郑盛龙先生挥之不去的乡土情结,闭上双眼,家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每一寸土地在他的脑海里都散发着沁人的芬芳。他在仙游度过了年少无忧的快乐生活,十八岁才离开家乡。长大后,他将这份刻骨铭心的情感内化为文人笔墨,扩展丰富了花鸟画题材,荔枝、枇杷、芒果以及龙眼等家乡水果,活脱脱地以水墨的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而且这些果蔬被他赋予了鲜活的灵性与妙趣,刹那间高雅而充满情思,焕发新时代的朝气与脉动,细细品味还有那化不开的浓浓相思味,在传统文人画的基脉上呈现了“以不变应万变”的新文人画之筋骨。
     郑盛龙先生认为艺术家的创作情感一定是源自生活,脱离了生活的艺术创作会变得空洞、勉强、不真挚,感动不了自己,更打动不了别人。作为一位从传统中成长起来的艺术家,郑盛龙没有固守传统的笔墨,而是更加注重生活的感受。他说:“一个画家除了继承传统的笔墨,对他身边的生活解读更为重要。这是任何一个艺术家都应注重的。如果一个画家离开了他的生活环境、离开了本土文化去创作,恐怕他的作品会很苍白。所以,我一直在研究我身边的一些花草树木,像荔枝、芒果、芙蓉花。大家在我的画中应该能看到我自己对花草的一些感受。”观其画,不难发现他笔下花果,粗枝大叶、烂漫天真、色泽浓丽,饱含了他对自然、生命、故乡的无限热爱和深情。
    《美术》杂志执行主编尚辉认为,郑盛龙教授的写意花鸟画都是来自海滨邹鲁福建仙游的花木,作品很有特色,生活气息浓重,他画的最好的是荔枝、桂花、美人蕉,很少有传统程式的折枝花卉,而且他的花树、果树,都是现实中枝叶茂盛的场景,形成了自己的表现方式,其笔下的花木具有一种朝气蓬勃的生命力。面对新的题材,他必须进行很多艺术语言上的重新筛选和组构,特别是他画的荔枝,枝叶茂密,他把叶片减少了,进行了重新的组织;而在枯、湿的关系处理上,叶片用的是湿笔,大片的墨块;在画枝干的时候用的是硬笔,枯、湿结合,层次丰富。其画面有繁的成分,又能繁中求简,这是一个更难的高度。
    福建省文史馆员黄叶观郑盛龙教授画展后写道:“离披最是笔头功,通会百家追缶翁。翰苑争闻泥土味,乡情恰似荔枝红。”郑盛龙先生自号励之、荔枝仙以言其志,他表示,今后将深耕乡土在表现自然和艺术家主体精神之间,进行更多的探索,创作出更多无愧新时代的精品佳作。

主办:仙游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2010www.xy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94-8396686 投稿信箱:xr8396686@163.com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企侵权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民族宗教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版权所有@仙游新闻网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2023004176号 闽公网安备35032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