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入夏以来,正是市面小龙虾销售的旺季。在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林政静瞅准商机,回乡搞起了小龙虾养殖。记者一行前往采访。 在度尾镇霞溪村的稻田间,十个池塘连成一片,这里就是林政静的小龙虾养殖基地。池塘里不时有水草在轻轻浮动,这是藏身其中的小龙虾在游动。只见林政静蹲在塘边,小心翼翼地在挑选捕捞上来的小龙虾,将个头小的放回水塘中。“上市的小龙虾,规格是20克以上,低于20克的就要放回水塘中继续养殖。” 林政静今年32岁了,大学毕业后在厦门一家电器企业上班。他发现,近几年小龙虾作为一道特色菜肴,在夜宵市场上走红。看中这一点,他决定放弃高薪工作,回乡创业养殖小龙虾。 “在开始养殖前,我到全国各地的小龙虾场地考察、参观,学习了别人的养殖技术。”林政静表示。去年5月,他承包下霞溪村的一处废旧农场,将占地50余亩的10个鱼塘进行清理、消毒、引水、种水草等。“品种上,我引进的是江苏盱眙的虾苗,虽然价格贵,但长得快、个头大,口感也更好。” 小龙虾的适应性极强,属于杂食性种类,在饲养方面引进了伊乐藻等水生植物,以及玉米、蔬菜等饲料。林政静说,养殖了两三个月,虾苗就可以长到20克以上,达到捕捞规格。 为了保证小龙虾能够正常生长,林政静格外细心,每天早晚都要多次沿着鱼塘巡查。他说,小龙虾虽说适应性强,但对水质也是十分敏感,没有污染的水源里长势更快、肉质更鲜美。因此,观测水质是他每天必备的功课,还要用专门的仪器检测池水的PK值。 如今,林政静的养殖渐渐步入正轨。今年的小龙虾市场行情好,他又将迎来丰收。目前正是捕捞季,单单一天就能捕捞100多斤,一年下来亩产达到800斤,整个基地就是4万多斤,年产值近百万元。前来收购的客商纷至沓来,基地的小龙虾供不应求。 为了进一步做大小龙虾这一行业,除了市场收购外,林政静还自学烹饪技术,和朋友一起合伙在县城开了小龙虾餐饮店,实现了生产、销售一条龙。 图①:林政静展示小龙虾。 图②:捕捞小龙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