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菌棒 香菇 6月21日,记者走进西苑乡仙山村精准扶贫建设项目——翁氏生态农业食用菌产业园,看到十几位工人在学习制作食用菌菌棒。这些工人大多是留守仙山村的贫困户、妇女和老人。 记者了解到,该食用菌产业园占地50亩,厂房约1.5亩,目前已投入320万元,实施“工厂化+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构建“公司+园区+贫困户”全方位为贫困户提供菌棒(包)、技术、栽培管理、产品回收一站式服务的产业扶贫运营平台。设立“1+5=10”精准扶贫机制,实行产品回购利润确保机制,以“公司 农户”的模式保障贫困户的收益,确保零市场风险,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西苑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生产出的食用菌历来受消费者好评。该公司把厂房建到贫困村,成为仙山村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食用菌产业园,为村里的贫困户、留守妇女和老人提供就业岗位,促进稳定收入。 翁氏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翁开锦说,仙山村位于我县西北部山区,与仙东村和仙西村统称为“仙游山”,是木兰溪源头所在地,与永春、德化县毗邻,距县城50公里,海拔680多米,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去年12月份委托兄弟单位永春县一都世文果蔬专业合作社,把生产出来的菌棒拿去专业机构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都达到标准。 “我们高峰期需要招60人左右,平时大概需要十几人,烘干高峰期需要更多,得招80多人,厂房就在村口,距离村民家都比较近,让留守的贫困户、妇女和老人在家门口当起了上班族。”翁开锦说,预计今年8月份生产黑木耳,黑木耳第一期准备做10万袋的菌筒,还有9月份再生产第二批的香菇,准备生产20万吨,香菇两季,黑木耳一季,每年产值大概2000万左右。 该村贫困户翁玉其,今年67岁,因病致贫。“挣钱比以前容易多了,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挣到钱。”他说,仙山村在深山里,十分偏辟,交通不便,外出打工非常不方便,非常不容易,加上自己也没有一技之长,以往只是以种田为生,收入非常少,现在菇厂上班,1个小时10块钱,一天通常工作8个小时,至少有80块钱的收入,生活也比以前好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