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今天:
投稿信箱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新闻网>文体>
郑纪尚书祠纪事
2018-09-03 17:03:31 陈国孟 来源:仙游今报  责任编辑:  

尚书祠后厅堂端坐的郑纪像


 

闹市中的尚书祠

“尚德千秋,书碑携永”。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位于仙游县城关尚书街的郑纪尚书祠,距今已有481年的历史,是仙游迄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大祠堂建筑之一。1980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笔者特地慕名近距离地认识这座祠堂,从最繁华的西门兜东拐百来米,再走进拱桥头的一条僻巷,就瞧见古色古香、被白色围墙圈起的尚书祠,门前红柱子上挂有一幅“施仁政太平十疏经国辅世,历三朝一品尚书亮节高照”,溢彩镏金,典雅奇丽,且门口一对包浆四溢的大理石石鼓仿佛诉说着悠久岁月的沧桑,但淹没在周遭海宏鲤城广场、鲤中电影院的高楼大厦和现代浓郁的商业气息之中,令人不得不对它能永续蜗居在寸土寸金的闹市中慨然称赞。

郑纪尚书祠依街坐南朝北,现存院落二进,少了初始时庭院深深的韵味,保存着明代古建筑的风貌,由不忘先祖功德的郑纪后裔专人轮流细心管理着;祠宇为土木结构,历经清代重修、近三十多年修整,中轴上由祠门、天井、正寝(后堂)、报恩堂及东西廊庑、花台等组成,总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走进祠门,一个天井小巧玲珑,四角栽种有一些花草,而天井东墙开了个侧门,门顶石额中间镶嵌着由明代外地文状元、曾任嘉靖帝内阁首辅(即宰相)的费宏楷书题写的“大司徒”三大字;再通过中门,下厅、正堂、后厅等赫然入目,祠中有两方石碑,其中一方是无字的,另一方是后人赞美的,还有挂着的“一品尚书”“尚书郑纪府第”“三朝元老”等各代名人的题匾,及从祠的建筑规模、气魄、郑纪坐像,可零距离领略到当年这里曾经的兴旺与荣耀,也足见民间对爱国爱乡、廉洁奉公的郑纪的崇敬爱戴。

晚年病终乡里,享年76岁的郑纪,乃明朝中叶一位知名的政治家、经济命臣,文贤里上郑(今度尾镇埔尾村)人。明天顺四年(1460年)二甲进士后,他历任国子祭酒、翰林庶吉士,经廷同考官、浙江按察副使、南京左通政、南京户部侍郎、大司徒等职。由于一生历经英宗、宪宗、孝宗等三朝,人称“三朝元老”。

郑纪为官清正,体恤民情。早年任职翰林时,目睹宪宗宠信奸臣,朝政腐败,郑纪忠君爱国,不顾杀身之祸,上《太平十策》奏章,建议宪宗“远奸邪,任忠良,兴礼教”。不被采纳,时年仅三十二岁的郑纪愤然辞官,归隐故里20余年,寓居城关拱桥头府第。乡居期间,郑纪爱民兴学劝耕,植树造林,并倡建鹿鸣、步云、登瀛、朝天、卧龙等5座桥梁,方便了交通,百姓至今传颂。他还提倡崇尚勤俭,协助县官革除里役私弊,减轻人民负担,并撰写《南湖记》,十分关注县城的西湖、南湖、东湖的“三湖”建设和保护。

郑纪情系故里,关心桑梓,为民造福,一直关注家乡父老乡亲的疾苦。明初,政府把户籍分为“民户、工户、军户”三种,军户给予田地30亩,父死子继,累代为兵。那时仙游有6500多户,被抽充军役的有1500多户。因虎灾、瘟疫和军役为患,人口急剧下降,至永乐以后,全县仅剩1400户。政府仍按明初户数清理军户,征收赋税,百姓苦不堪言。郑纪目睹惨状,致书新任闽按察使庞大参,反映仙游军户情况,要求更正名册,得到采纳获准免除仙游军户苛法,减免钱粮三年。

郑纪工文辞,尤长于诗,其文章简洁,诗词静美安雅,著有《归田录》《东园文集》等,其中《东园文集》在清代收入了《四库全书》,深受世人赞誉。值得一提的是,归隐故里或志士返乡后,他闲时寄迹于山水间,吟诗作文,名诗句有“古堑斜连江树淡,饥鸟低傍野人飞”及“桥头雨歇溪初溜,天际云收山渐多”等,特别是他于九鲤湖结下不解之缘,感怀作诗《九鲤湖》《游九鲤》《祈梦》等多首,至今在九鲤湖名闻天下的“第一蓬莱”这块长方形石头旁,石刻着落款“东园”的郑纪所题经典诗句:“野趣谢千钟,老景寻神仙作会;湖光涵万象,梦魂与天地同流”,既概括了自然景观美如人间仙境,又归纳了九鲤湖的祈梦文化与天地一样源远流长,令人拍案叫绝不已。


主办:仙游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2010www.xy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94-8396686 投稿信箱:xr8396686@163.com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企侵权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民族宗教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版权所有@仙游新闻网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2023004176号 闽公网安备35032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