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今天:
投稿信箱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新闻网>文体>
黄庆云:一代廉吏 万民青天
2018-10-18 10:34:04 傅益敏 欧碧仙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  

黄庆云廉政教育基地

清世宗雍正八年(1730年),仙游人黄庆云入京殿试,文章盖世,有独占鳌头之势。主考官和太监总管趁机向他索贿被拒绝,因此放出流言,只置进士科,派他往浙江义乌当七品县令。

黄庆云不曾因未遂蟾宫折桂之愿而消沉。他决心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上任伊始,他看到义乌地方旱情严重,稻禾枯焦,万民忍饥受饿,心急如焚。他开仓赈济灾民,以解燃眉之急,灾民得救,百姓感恩戴德。

上任期间,师爷向他介绍当地概况及前任县令的情况,重点提到劣绅贾仁,他乃朝中张公公的母舅,仗势横行乡里,拒纳征粮插手诉讼,前任县令畏惧权势,徇私枉法,致使邑民负担加重,冤案错案甚多。黄庆云听罢勃然大怒:“岂有此理,为官不敢正直无私,却依附权贵,有负朝廷厚望。当今已推行新法,削弱王侯公卿特权,限租减息,均等征粮纳赋,岂容劣绅特权豁免。”说罢即命师爷拟文布告,今后王侯同等征收粮税,不许任何特权少纳拒征。同时还交代把前任案卷拿来审阅,如有冤错,定以重审改判。

黄庆云是农家子弟出身,深知民间疾苦。他发现义乌地域多年水利失修,农业生产落后,经济萧条,百姓生活疾苦。于是果断采取措施,以农为本,以水为命脉,搞好农桑,繁荣商业。他发动官民兴修水利,用自己微薄俸银带头捐资,此举感动了义乌官民,在当地引起极大反响,许多富豪财主亦纷纷慷慨解囊,掀起兴修水利的热潮。

黄庆云任义乌县令五六年间,积极推行新法,减轻百姓负担,处理冤错案件,鼓励百姓务农经商,深受朝廷器重及百姓拥戴。黄庆云离任之日,义乌官民特制“万民伞”夹道欢送,依依不舍,皆想挽留这位“父母官”。

生活俭朴的黄庆云将俸银捐献于为当地人民造福祉,自己连回家的路费都筹集不够,到福建时只好变卖一面铜锣,才得以回家。

为纪念他,义乌官民先后在县城设有五处以庆云命名的文物纪念地,足见黄庆云“一代廉吏、万民青天”的光辉形象世代闪光。黄庆云并非义乌人氏,但他为民造福,声名传留于义乌,故义乌黄氏也把庆云视同本族历史翘楚,将其人其事写进《义乌黄氏族谱》,与历代先贤一同流芳千古,激励后裔。


主办:仙游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2010www.xy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94-8396686 投稿信箱:xr8396686@163.com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企侵权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民族宗教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版权所有@仙游新闻网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2023004176号 闽公网安备35032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