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今天:
投稿信箱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新闻网>文体>
何岭古道寻迹觅幽
2018-12-24 16:35:34 陈国孟  来源:仙游今报  责任编辑:  

何岭古道是离县城最近最长最有名的的一条古道,这条位于仙游城东北隅约20公里处的悠悠古道,从何岭山麓盘山蜿蜒而上,岭顶海拔600多米,全长5公里,现存石阶4045级(如图),直至上世纪50年代末仍是仙游北部山区兴泰里先民进出县城和外出经商的必经之路;遥想当年,堪称挑货人、生意人、读书人走亲访友做生意、金榜题名乃至走上革命道路的“茶马古道”“丝绸之路”“出仕之路”。

悠悠何岭古道,史料记载原来是条高峻陡峭的盘山土路,但作为古时附近山村和外界沟通的重要通道,日日行人如织,时有乐善好施的乡贤出头做功德主在古道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主持修道、筑亭、栽树,以便行人登跋。据《仙溪志》载,先是里人陈符俊捐资铺筑石阶,明万历年间钟山湖亭村张二田植护路林;清光绪十年历经十载重修而成。古道“一弯一凉亭”,故有“何岭十八亭”之说,现存最壮观的当数为无数路人挡风遮雨、憩息闲聊的“半岭亭”,昔日风光的它们如今默默诉说着先民的古道热肠。1958年何岭公路通车以后,上山下山再也无需肩挑背负了,这才行人日稀,繁荣逝去,成为仙游人记忆中流淌的沧桑之诗——“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千年古道留下颇多传说,增添了无穷魅力和神秘色彩。但安居“中国梦文化之乡”的仙游人最津津乐道的是关于何氏九仙的美丽传说。相传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的何幕僚,其九个儿子无意间听到父亲与刘安密谋反叛,多次规劝无果。九兄弟没辙偷偷离家出走,南行来到仙游一座陡峭的山岭下(因山顶一巨石形状酷似老虎而得名“虎岭”)。在父亲派出的人马追赶下,他们倒行上山,追兵看到尽是下山的足迹,便掉头追去,这才平安脱险,虎岭因此被称作何岭。后来九兄弟在距何岭顶5公里远的九鲤湖炼丹,乘九鲤羽化登仙,自此九鲤湖被认为是祈梦风俗的发源地。

神奇的何岭地势险要,曾经是仙游通往永泰、福州、尤溪等地的关隘,自古兵家必争。1925年北伐军入闽,北洋军阀周荫轩团闻风取道何岭夜遁……1949年,中共闽中游击队集结兴泰里,扼守何岭关;同年8月,也从何岭进军解放仙游城,由此老城区最繁华的商业街命名为“八二五大街”。

行走在静逸的何岭古道更显苍茫和野趣,两侧植被随海拔高度而变,每段路都是一道仙境般的美景。古道的入口位于榜头镇岭下村普山祠前一座斑驳古石板桥,从岭麓盘旋而上,清一色用石块铺就,满山遍布枫树、松树和映山红、菖蒲,让人在寻着前人走过的印记里愉悦幽思不绝。徒步1个半小时一鼓作气登顶站在山顶四望,青山逶迤,天高云淡,一览无余的东乡平原,坦荡如砥,阡陌纵横,田园错落,而岭顶何岭雄关的关上石额“何岭关”清晰可见,为清咸丰五年知县张铨庆所书,周遭还有小古塔、土地庙、哨所等古建。

作为来往兴泰里的唯一官道,苍苍莽莽、绿意葱茏的古道,焕发了乐山乐水的文人墨客美妙的艺术灵感和创作激情,也留下众多古迹。南宋殿中侍御史、书法名家陈谠在岭顶太师亭下的巨石上题刻了雄浑俊逸的“忠孝”“何岭”。民国时期旅长吴威率军过何岭时在半山亭上方留下豪气冲天的诗篇“剑气破山裂,马首来自东,高歌大风起,天与一关雄”。光绪十九年,仙游知县严禁砍伐路树的告示勒石于岭中的古道旁,还有陈二十七娘、郑德珍捐铺石阶等功德录石刻,启迪着行人积善成德。北宋名臣蔡襄题吟何岭的诗“何岭巍峨欲插天,回头人与白云连,桃花不点寻常路,从此依稀度九仙”,更是令人情思意绪起伏奔涌。

绝美胜地的沧桑何岭古道,自然景观独特,文化底蕴深厚,怪不得被坊间昵称为“仙游醉美古道”。


主办:仙游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2010www.xy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94-8396686 投稿信箱:xr8396686@163.com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企侵权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民族宗教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版权所有@仙游新闻网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2023004176号 闽公网安备35032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