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今天:
投稿信箱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新闻网>社会>
仙游:乡村振兴正当时
2019-01-14 11:02:57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林婧晶  

大家好,我是莆田市仙游县的一名基层干部,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乡村振兴正当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家在党的领导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其中乡村的变化可以说是焕然一新。作为一名经常下乡的基层干部,我明显感到乡村更美了,百姓的生活也更富裕了。所以今天,我想给大家分享几个发生在我身边的乡村故事。

8年前,一位80后年轻人黄海声毅然辞掉世界500强企业的工作,离开有房有车的厦门生活,回到莆田仙游度尾镇的一个乡村。那一年,仙游红木工艺品和红木家具的电商市场还是一片空白,从事软件开发的黄海声,看到了这其中巨大的商机,开始尝试“电商”创业。如今,依托家乡的产业集聚资源和乡村振兴的政策福利,他的公司俨然成了天猫红木界的“网红”。他说,回到乡村,是他做过最正确的决定。是呀,“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第一生产力”,现在的乡村,留得住人才。除了人才,现在的乡村还能吸引游客。

2年前,50岁的林天平,回到他的家乡大济镇乌石村。以前,村里房屋破旧,道路泥泞,一到下雨天就污水横流,夏天更是臭味难闻。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回来,村里只剩下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近年,受益于莆田市提出的“幸福家园”建设计划,乌石村成为第二批试点村。乌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村民住上了套房,盖起了别墅,还因地制宜挖掘旅游资源,开发成了景区。林天平看到家乡巨变后,回到家乡开了一家便利店,做起了游客生意,每天足不出户便可收入上千。他说:“在以前,农民就像羊,赶到哪,走到哪,去城里打工,始终没有根。”当他看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他对乡村的未来发展更有信心。现在的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还能带领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

2018年春节前夕,天下着细雨。一位仙游县度尾镇的老人,佝偻着背,撑着雨伞,站在人群中,他刚领到了2000元的贫困户分红。他说,“对穷人来说,一块钱都很大。这笔分红,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他叫郑长仙,今年70岁了,身体不大好,7年前儿子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讯,他与老伴相依为命。这在以前的农村,如果儿子不成器,老人生活就没了保障。去年,仙游县度尾镇打造了10个产业扶贫基地,年底,村里的贫困户全部领到分红。当天,在分红仪式上,当地主官对贫困户们说:“你们来扶贫产业基地工作,工资,一分不少;分红,就算亏本,也会发!”正所谓,产业兴,乡村才能兴!

这些故事每天都在全国各地的乡村不断上演着。习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要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农村的发展指明方向,注入力量。如今神州大地正在开启“乡村振兴”华美篇章,我们坚信,将来农业一定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一定会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农村一定会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宣讲人:仙游县鲤南镇人民政府干部陈莉莉,获全市“身边故事我来讲”基层理论宣讲员宣讲比赛三等奖。)


主办:仙游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2010www.xy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94-8396686 投稿信箱:xr8396686@163.com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企侵权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民族宗教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版权所有@仙游新闻网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2023004176号 闽公网安备35032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