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今天:
投稿信箱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新闻网>仙游要闻>
枇杷之乡魅力十足——书峰枇杷文化旅游节精彩上演
2019-04-08 15:11:25 黄剑普 唐伟 来源:仙游今报  责任编辑:林婧晶  




阳春四月,枇杷飘香。4月6日,在这丰收的喜庆时节,备受瞩目的第四届仙游县书峰枇杷文化旅游节,在书峰乡四黄新村广场拉开了序幕。四方来宾齐聚于此,畅享枇杷盛宴,同叙发展大计。

书峰枇杷文化旅游节,是该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响地域品牌的重要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品味经典四黄·乐游枇杷之乡”,由县文旅局、书峰乡政府共同主办,设置四黄新村这一主会场,百松村户外拓展基地、锦峰村下宫池塘、鲤岭枇杷采摘园、兰石赤石溪生态公园、绿源名贵植物园5个分会场。

当天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彩,保留并创新了深受市民喜爱的枇杷自由采摘、吃枇杷比赛、枇杷膏熬制体验、农特产品展销等。同时结合四黄村青黛印染传统工艺,开展青黛染布体验;结合云峰岩革命遗址,号召党员及志愿者重走红军路等等。

上午9点,开幕式在开场鼓舞《龙鼓迎春》中拉开序幕,快板唱、赞句、跆拳道表演……书峰人民用载歌载舞的方式,抒发丰收的喜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后,由书峰乡党委政府精心打造的活动内容一一亮相,为四方来宾展现书峰的产业特色、旅游形象和人文风情。

开幕式上,书峰乡村旅游宣传片迎来首发。随后,该乡为辖区六个村和书峰学校赠送了《书峰故事》书籍,让人们走近书峰的秀美山水、人文历史。同时,开展项目合作签约仪式,百松村户外拓展项目、兰石村乡村旅游文创民宿项目、兰石村枇杷花茶项目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书峰乡村振兴战略渠道。

活动中还举行了“枇杷王”比赛和爱心拍卖环节,台上台下互动连连。由乡内各果场选送上来的枇杷中,六粒总重0.61千克的早钟6号获得该品种“枇杷王”称号,六粒总重0.52千克的中红品种获得该品种“枇杷王”称号。经过现场爱心拍卖,这两大“枇杷王”分别拍得5000元,所得款项将全部捐献给书峰敬老院。

活动还穿插了轻松愉快的吃枇杷比赛环节,趣味横生,现场笑声不断。

据了解,枇杷是莆田四大名果之一,更是书峰乡的支柱产业之一。该乡枇杷种植总面积2万多亩,年产量9800吨,年可创产值9.6亿元,主要开发的枇杷品种有“早钟六号”“解放钟”“长虹”和“贵妃白”。2017年3月,书峰枇杷荣获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今报记者 唐伟 文/图


◆自由采摘野趣浓浓

春光明媚好时节,书峰乡大大小小的枇杷庄园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作为此次枇杷节的重要活动之一,数千名市民走进枇杷种植园区,体验田园采摘乐趣,切切实实地当了一回“快乐农民”。

记者现场看到,漫山遍野的枇杷树上,红橙橙的鲜果挂满枝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许多游客穿梭林间,品新果、赏野趣,一只竹篮,一把长杆,谈笑间枇杷已经从绿叶间落入篮中,有的人还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欢声笑语在林间回荡。更有县摄影家协会组织的40余名摄影爱好者,手持“长枪短炮”,用镜头记录下美妙的田园风情画面。


◆扎染老手艺吸眼球

当天,位于四黄村的青黛印染体验馆也正式对外开放,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一探究竟。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们围着染缸忙碌着,他们用灵巧的双手和植物天然的颜色,让色调单一的布帛开出形状不一的彩绘图案。来自城西中心小学的美术教师谢艳莉和四黄村的黄碧红一身古风打扮,一边向远道而来的游客讲述青黛的历史,一边细致地教导孩子利用青黛染出“青花瓷”般的淡雅之色。

据了解,青黛作为书峰乡枇杷之外的又一大特产,除了药用价值外,在古代亦常用于印染布匹、画眉等。结合这一产业,四黄村将产业发展和印染体验结合起来,开辟了两个空间,将这里打造成集种植、加工、印染等技艺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游客来此不仅能看到青黛是如何长成的,更能直接动手制作。

青黛扎染技艺是当地的一门传统手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天的体验活动,令这一个逐渐走出人们的视线的老手艺重回大众视野。

在成品晾晒区,不少游客拿着染好的布帛拍照留念,对这项传统技艺赞不绝口。黄碧红告诉记者,扎染成品近年来十分火热,被大量运用于服饰及装饰,如抱枕、桌布、挂饰等等。


◆柴火灶熬出甜蜜蜜

新鲜美味的枇杷经过加工制成枇杷膏,除了味道甜美外,更因润肺止咳等功效被人们喜爱。枇杷节活动中,枇杷膏熬制基地也成了一处“高人气所在”。

记者看到,远道而来的游客戴上围裙、袖套,在黄妈枇杷膏负责人黄清椿的指导下把枇杷剥皮、去核、捣碎、搅拌,耐心熬制。

上午把枇杷下锅,然后出发去参加其他活动,待到四个多小时候再回来,只见原本鲜亮的枇杷果肉已熬制成褐红色凝固胶块,再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川贝,最后装入瓶中保存,川贝枇杷膏便制作完成。将刚出大铁锅的枇杷膏送入口中,那带着柴火气息的浓浓甜蜜,令人倍加感恩大自然的无私馈赠。

枇杷味道虽美,但不易存储,过了季节就很难吃到,而枇杷膏制作技艺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也成为书峰乡带动村民增产增收一条新路子。


◆老物件唤醒儿时记忆

书峰枇杷节当天,由该乡党委政府精心打造的四黄村乡村记忆博物馆正式揭牌,成为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

记者现场看到,博物馆内设有古乐器区、陶艺用品区,并设置了各类的专柜,展示古书、古奇,古钱币等。许多难得一见的老物件,如各类织布机,牛皮枕头、竹编摇篮、藤编行李箱等一一展出,沉默讲述那过去的故事。

据了解,在热心人士提议下,书峰乡四黄村吾田自然村村民自愿捐献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的集体祖厝,用来建设四黄村乡愁博物馆。如今,修葺过的博物馆充满古色古香的韵味,各类老物件分门别类摆放陈列,那熟悉的造型和材质引得不少父母亲一时兴起,向儿辈、孙辈讲述往昔时光。


主办:仙游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2010www.xy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94-8396686 投稿信箱:xr8396686@163.com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企侵权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民族宗教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版权所有@仙游新闻网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2023004176号 闽公网安备35032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