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宫支部旧址全面修缮后焕然一新。 1927年4月中旬,这里成立了中共上宫支部,点燃了仙游革命的火种,标志着仙游革命斗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中共上宫支部旧址的前身是坐落于游洋镇兴山村兴角山下的馨山书院,始建于宋代,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修,1889年戊戌变法后改为馨山小学堂,五四运动后改称兴山小学。现存为清代建筑,依山而建,分下、中、上三层成梯进式建筑。其前门、正殿以中轴线为主,以正殿为中心,四周由二十间屋舍和边门、角门等建筑使整座书院呈“回”字形布局。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 今年初,仙游县确定实施中共上宫支部红色基地提升改造,并在6月中旬全部建设完成上宫支部旧址主广场提升改造、环上宫支部旧址山包恢复、绿化补植等工程施工和支部旧址内部布展提升改造。支部旧址内部新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仙游的建党活动、仙游革命历史概述和18幅上宫支部主要革命活动油画及3个革命实物陈列馆,展示了革命老前辈在仙游跌宕曲折的战斗历程、党组织的建设成长以及广大民众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前行的光辉历程。18幅精品油画,真实生动还原了抗“烟苗捐”暴动、支援游击区反“围剿”、战时开办民校、迎接仙游解放等历史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