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残联工作人员走村入户为残疾人办证。 开展残疾人就业技能培训。 仙游县积极探索简化残疾人办证程序,开展残疾人生活保障、康复救助、就业扶持等工作。去年以来,共为600多名残疾人提供上门评残服务,帮助2500多名残疾人实现就业,为2.8万持证残疾人免费办理意外伤害综合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残疾人,一个特殊的群体,全力做好残疾人工作,事关民生福祉。 近年来,仙游县不断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探索简化残疾人办证程序的措施办法,实现“最多跑一趟,一趟不用跑”,积极开展残疾人生活保障、康复救助、就业扶持等工作,使广大残疾人得实惠,进一步增强残疾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窗口前移让残疾人办证更便捷 填写残疾人办证申请表和评定表,经过评定医师的评定交回办证窗口,日前,来自度尾镇的陈的生在县医院10来分钟便完成了残疾人办证手续。 县残联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经过审核、公示等工作后,办证人员将按程序给予制证,残疾人只需在家里等待,有关部门就会将残疾人证邮寄至残疾人家中。 过去,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要先到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或县残联办证窗口领表盖章,然后到医院进行残疾评定后才能办理。这样,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和盲人办证仍存在“办证难”“办证麻烦”的问题。 为了让残疾人能够及时、方便办理和申领第二代残疾人证,早日享受党和国家的“惠残”政策,按照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仙游县残联切实转变工作方式,提升服务质量,自2018年10月8日起,将原先设在县残联办公楼的办证中心搬迁至县医院。由县残联配备专人和残疾人证办理系统等设备,正式办理残疾人“一站式”申领残疾证业务,将服务窗口“前移一公里”,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的办证模式;最大限度地缩减了办事环节,实现残疾人办证零距离。 县残联理事长蔡国照介绍,目前广大残疾人可以在县医院实现“最多跑一次”的一站式办证,有关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将残疾人证邮寄至残疾人家中,大大方便了残疾人办理残疾人证,更好地满足全县广大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 此外,针对重度肢体残疾人长期卧床、精神残疾人不宜外出等实际困难,县残联还主动协调县卫计局、民政局制定开展上门评残服务实施方案,定期组织评定医生下乡上门评残。县残联严格按照《上门评残时间安排表》安排残疾人服务专用车,保障工作人员与评定医生走村入户,为残疾人现场填表、拍照、评残,提供“一条龙”服务。 截至目前,仙游共为600多名残疾人提供了上门评残服务,所有评定费用全部由县残联统一承担,实现了“一趟不用跑”,残疾人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证,真正为残疾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把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送到残疾人家中。 就业帮扶 让残疾人增收有保障 近日,县残疾人职业技术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开课,80多名残疾人免费“充电”。 此次培训班由全县18个乡镇(街道)精心推选出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有一定就业劳动能力、生活能自理的80多名残疾人参加培训,分成两期进行,进行微商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和农村实用技术栽培技术等方面课程学习,为残疾人多元化就业拓宽了空间。 参加培训的鲤城街道来洋村残疾人陈秀钦告诉记者,培训针对性很强,她正经营一家茶叶实体店,想学习一些电子商务知识,将茶叶“上网”,进一步拓展销路。 蔡国照介绍,仙游现有残疾人3.6万人,其中有就业能力的1.46万人,为实现“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同步奔小康奋斗目标,自2016年起,县残联坚持每年利用暑期联合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残疾人职业技能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为广大残疾人融入社会自谋职业、摆脱贫困打好基础。 截至目前,县残联共完成免费培训6批,残疾人达500多人次,真正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创业。 如何让贫困残疾人更好脱贫?除了“输血”补助,还需发挥自身造血功能,解决就业成为首要问题。 为更好帮助残疾人自食其力,县残联连续16年开展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活动,对残疾人求职意向进行登记造册,并向用工单位宣传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提供行政文员、续保专员、技术操作员、盲人推拿、仓管员和财务会计等近1200个适合残疾人操作的工作岗位,帮助残疾人参加应聘,了解企业管理、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问题,至今已让2500多名有职业技术且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喜圆就业梦。 下一步,县残联将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措施,更大力度帮助残疾人就业,继续为残疾人提供多种形式不同层次的职业指导、岗前岗中培训,让更多残疾人掌握谋生技能,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充分利用各种就业平台,对接“海西系统”网上平台,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综合性就业服务,确保把好事办好、实事做实。 完善服务 让残疾人生活更幸福 “来,小朋友们,大家站好队形,跟着老师一起做!”7月25日,记者来到县爱心儿童培训中心,只见自闭症儿童正跟着老师学习舞蹈动作。 自闭症儿童,因为语言交流和社会交往障碍,被称为“星星的孩子”。培训中心校长冯宗周介绍,培训中心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对自闭症儿童进行一对一单训和集体课,使孩子们与社会有更多的互动,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针对未成年残疾人,为他们健康成长提供人性化、多元化的服务,近年来,县残联积极落实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救助制度,除了开展多种多样的服务活动外,还对残疾儿童康复训练进行适当补助,让更多的家庭减轻负担。 该县把补助对象从0-6岁残疾儿童拓展到0-10岁,贫困残疾儿童补助标准从每年18000元/人提高到每年20000元/人,同时对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产生的住宿、交通费予以不超过每年1000元/人的补助。 从未成年人康复服务再到老年残疾人康复服务,作为政府购买康复服务试点县的仙游县还制定购买老年残疾人康复服务工作实施方案,眼下正在省政府采购网上进行公开招标,以实施更精准的康复服务,实现全龄段救助全覆盖,更好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 服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今年以来,仙游县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全县2.8万持证残疾人办理意外伤害综合险,蔡国照告诉记者,今年县残联与中国人保公司仙游支公司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残疾人意外伤害保险工作的通知》,为残疾人投保,保费标准为每人每年20元。保费由政府买单,无需残疾人个人缴纳。该保险是保障贫困残疾人在遭受意外伤害住院治疗时,能及时获得一定的经济理赔,减轻家庭经济负担的惠民政策。 同时,为减少残疾人出行的不便,提倡残疾人避免高峰时期乘坐公交车出行,仙游还对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人办理了免费公交“爱心卡”。残疾人本人只需在乘坐公交时主动亮卡刷卡,即可免费乘车。 一项项举措,一件件实事,仙游县时刻抓牢民生实事,真抓实干,不断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下一步,仙游还将持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全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增收,提高为残疾人服务水平,让发展更有“温度”,让残疾人获得更有“质感”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