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今天:
投稿信箱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新闻网>仙游要闻>
“家具之都”的产业蝶变——300亿仙作铸就亮丽文化名片
2019-08-09 15:51:21  陈祖强 施文藻 张力 ​ 来源:仙游今报  责任编辑:林婧晶  

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

榜头木雕作坊

黄福华在雕刻

核心提示:

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简称“仙作”,其源于唐宋,兴于明清,盛于当代,蕴含着一代代仙游人的文化理念与审美情趣。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千千万万的仙游人,从最初简单模仿明清家具起步,承袭先辈技艺,以高超的榫卯工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壮大仙作产业。至如今,已然成为我县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去年,全县工艺美术产业产值400亿元,创税1亿多元,其中,古典工艺家具产业年产值300多亿元。难以想象,在上世纪50年代,仙游的老“仙作人”依靠这一手艺,连谋生都困难——


◆只为糊口的谋生手段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县民间手工艺人还处于零散做工阶段,以师带徒,走街串巷、上山下乡,为群众制作生活必须的木制品。今年78岁高龄的黄春高曾经就是其中的一员。

“早期主要是制作眠床等家具,多是结婚置办为主。”黄春高告诉记者,早期仙游地区木作工艺区分为“大木”和“细木”,大木指的是建造木制结构房屋,多为寺庙等,“细木”则是家具类木制品,打造家具又分小木作及雕花两种工艺。黄春高的专长便是雕花技艺,把仙游的国画艺术与精湛的木雕艺术融为一体,雕刻多种山水、人物在床、橱、桌、椅等木家具上,精致美观。

“那时候出工大多是跑到山上去,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黄春高回忆起早期讨生活的艰辛。他告诉记者,自己是榜头坝下人,当地属平原地带。当时,山里人较平原地段的居民,生活更为富裕,因为他们大多有自己的田地,能够自给自足;而平原居民,地少人多,反而连温饱都是个问题。因此,黄春高等手工艺人的生意,大多来自于山里人家。由于大型家具运输不便,手工艺人们接到了活,就得到主人家里去完成,经常干一单活就是十来天,仅花费在赶路的时间就得耗去一两天。

即便是如此艰辛地讨生活,也无法满足家庭物质需要。黄春高告诉记者,那时候的工资一天大概1.3元,且并不是每一天都有活,仅靠这些收入根本无法养活一家子人。因此,他膝下三个儿子也纷纷外出从事木雕行业,以此谋生。


◆改革开放催生的仙作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县商业开始萌芽,木雕工艺也逐渐形成规模。1958年,县民政局民政科在柳坑创办“仙游县福利雕刻厂”,这是我县第一家国营性质、较成规模的木雕厂,年产2600件木雕,产值1.9万元。同年仙游木器社创办。1971年,榜头公社在灵山创办了榜头工艺厂;1973年度尾雕刻厂创办。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我县有不少乡镇都办起了工艺厂,仅度尾镇就有工艺一厂、工艺二厂、工艺三厂,工人最多时达到数百人。也是在这段时期,出现一批淘金客开始下海经商,游走于闽南、台湾、东南亚、美洲等地,承接寺庙修建的工作。他们从海外各地带回名贵木材,同时不断向外输出仙游特色的精美工艺品和仿古红木家具。

县工艺办主任黄杰告诉记者,早期,仙游民间雕刻工艺多为制作实用家具,材质也多为普通实木。到了上世纪80年代,榜头、度尾一带的民间手艺人将成熟的雕刻工艺嫁接于紫檀、花梨、酸枝等高端材质之上,“红木家具”的概念逐步形成,且衍生出佛珠、摆件、茶具、人物像及天然巧雕根艺等工艺小件产品,仙作在近代的雏形也由此萌芽。

1985年之后的十多年间,仙游民间手工艺者纷纷自立门户,涌现出个人办厂潮。上世纪90年代后期,榜头坝下作为红木古典工艺家具的生产基地声名鹊起。黄春高的三个儿子黄福华、黄福忠、黄福镇也正是在这时抓住了机缘,一起创办了三福工艺古典家具公司,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致力于传承与创新古典工艺家具文化。至如今,已然成为仙作行业中的佼佼者。


◆集群产业孕育新动能

2006年12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我县“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称号,确立了仙游古典家具制作技艺在全国的地位。自此,仙作的美誉度更一路上升,名扬海内外,我县也先后获评“中国仙作红木家具产业基地”“中国古典家具收藏文化名城”“全国红木古典家具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国际木文化研究与实践基地” “世界中式古典家具之都”“中国红木家具”等称号。

记者了解到,去年,全县工艺美术产业产值400亿元,其中,“仙作”古典工艺家具产业年产值300多亿元,企业3300多家,从业人员15万人。现有国家级工艺大师18人、省级工艺大师136人,市级工艺美术师571人,工艺设计人员1008人。整个产业共注册商标1600多件,现有集体商标1枚(仙作)、中国驰名商标6个、省级著名商标55个、省名牌产品53个。拥有创新产品外观设计专利2000多项,近几年在“百花奖”“山花奖”“争艳杯”大赛和国内各类展览展销中屡屡获奖,共获得金银铜奖2500多个,居全国县域前列。

据黄杰介绍,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省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难得机遇,把古典工艺家具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富民产业来打造,坚持把特色做成产业,把产业做出特色。先后制定了仙游县工艺美术产业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惠企政策,建立每年500万元的县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相继成立了福建省古典工艺家具协会、福建省红木电子商务协会、福建省红木工艺品协会等,通过加强对会员企业的管理、引导和规范化服务,促进我县古典工艺家具产业转型发展。

去年,我县“红木+互联网”实现销售达30亿多元,位列全国电商百强县。80%以上工艺企业有建立企业门户网站,许多工艺企业成立了电子商务公司,创建了大量的自主网销品牌。目前,我县正在全力建设京东仙游数字经济产业园,该项目计划总投资43.95亿元,依托仙游优势工艺美术产业等资源,共同培育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的新动能。

“力争五年内打造成千亿产业集群、全球工艺美术行业第一品牌,支撑起区域性大品牌,推动仙作品牌面向中国,走向世界。”黄杰告诉记者,未来,我县将全力做好“成立产业联盟、创新商业模式、加快行业细分、推进资源共享、强化品牌保护”五大文章,推进工艺美术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全力打造全国家具界最具文化、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古典工艺家具。

主办:仙游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2010www.xy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94-8396686 投稿信箱:xr8396686@163.com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企侵权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民族宗教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版权所有@仙游新闻网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2023004176号 闽公网安备35032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