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今天:
投稿信箱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新闻网>文体>
度尾锦邱宫古代壁画
2020-02-25 09:46:33 黄叶 来源:仙游今报  责任编辑:林婧晶  

仙游县度尾锦邱宫主祀天上圣母妈祖,1994年7月该宫遗存多件文物被省文化厅、省考古博物馆学会选送参加“妈祖民俗文化赴台湾展览”活动。该宫也因有绘制于清乾隆年间(作者不详)、距今已250余年的壁画,而于1989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宫目前保留古壁画八幅,顶、下厅各四幅,顶厅为意喻《风》《调》《雨》《顺》的四尊大将。锦邱宫的四大将每尊规格高达350公分,排列顺序由右而左再由左往右回环,表达了农耕社会众人对“风调雨顺”的祈求和太平日子的向往。艺术表现手法为水墨勾线晕染,无着色。四尊人物造型生动、神态威武而形神兼备,其中“风”“调”二将美髯秀目,“雨”“顺”二将怒目虬须,沿袭了传统约定俗成的“四大天王”各自形貌特征,其脸部表现取明代莆田画家曾鲸的勾线后以水墨渲染体现立体效果的凸凹法;飘举的衣带和富有概括力的粗放衣纹间以细腻精致的铠甲金冠、衣袍纹饰,可谓粗中有细,简中带繁,浓淡相宜而层次分明,深具艺术美感。由于岁月侵蚀与人为破坏,虽然四尊大将都只剩上半身,但丰神气韵不减,尤其是笔墨中散发出隽永的古典韵味,在当今实属难得一见!

下厅墙壁左右两边共四图,内容描绘的是古代明君礼贤下士、礼聘能臣的故事,又称“四聘”。左边:《唐尧聘虞舜》,标题为“行孝成名承帝祚,举贤禅位颂名君”;《周文王聘姜子牙》,标题为“钓渭雄才扶圣主,让车厚礼觅贤臣”;右边:《汉高祖重三杰》,标题为“圮桥授法扶高祖,丰沛起兵灭霸王”;《刘备聘孔明》,标题为“三顾茅庐兴汉室,合兵赤壁破曹军”。与顶厅水墨画法迥然不同的是,“四聘”的表现技法是人物勾线重彩、背景山水水墨晕染的混合形式。二百多年来画面上未脱落的矿物质颜色如群青蓝、石绿、朱砂、赭石等依然鲜艳夺目,是研究古代颜料的难得粉本。

其间故事情节的设计和构图也颇具匠心。如《唐尧聘虞舜》,左上方画的是传说中舜耕历山时“乌鸦衔草象犂田”的情景,画面下方骑着高头大马、在旌旗障扇拥簇下的唐尧,表现出意欲禅让于正在辛勤劳作的“大孝之子”虞舜时的神情意态。虽《周文王聘姜子牙》构图与其略为相似,但周文王却是在众人的前呼后拥中端坐于辇车之上,大概是路过渭水而偶遇正在持竿垂钓的这位隐迹于山林的高人吧。背景的山涧及其架设于石矶上的木桥,提示了“磻溪”这一特定地点。画面对故事的描述平实而毫无掩饰,凸显了民间壁画的叙事特点。与左边两图大异其趣的是,《汉高祖重三杰》和《刘备聘孔明》却采用了另外一种叙事方式,即画面不唯停留于“聘”的节点上,而是如标题所注、着重在聘后的结果上加以发挥。例如坐于辇车上的汉高祖身边,紧随着助其丰沛起兵的身着红袍的萧何,往右下角便是正在接受漂母施粥的韩信。由于粉墙剥落,得黄石公“圮桥授法”的张良在图中已无迹可寻,只能解读标题加以想像……这种穿越时空的思维及其艺术方法的运用,答案显然取决于读者的见仁见智。

应该是作者考虑到故事的叙述需要和民间的欣赏习惯罢,该组壁画以人物众多、场面浩大、画面丰富充实来强化视觉效果,博取受众眼球,迎合受众心理。而繁中不乱,密而有序,加以色彩和水墨相互映衬,互为照应和有效协调,使得画面主次分明,有较强的空间感和层次感,民间画家凭长期积累的经验和直觉创造了朴素、真纯的美,就另一意义言之,她和当代艺术的追求有着本质的趋同,同时又是链条的关系!

我曾经在研究锦邱宫附近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瑞云祠李耕壁画”时就提到:“与距离瑞云祠仅二、三百米,以密、繁、工、艳而在当地颇有影响的锦邱宫清代壁画形成一简一繁,一水墨写意、一工笔重彩两种迥然不同风格的强烈反差……”(见《李耕研究》P141,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版),就是提取200多年前的锦邱宫壁画来与100年的李耕壁画作为对比,这已经从侧面上说明了锦邱宫壁画的保护价值。

图为周文王聘姜子牙。

主办:仙游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2010www.xy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94-8396686 投稿信箱:xr8396686@163.com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企侵权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民族宗教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版权所有@仙游新闻网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2023004176号 闽公网安备35032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