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莆田市复工复产新闻发布会(仙游专场)在市政府举行。记者了解到,我县积极落实中央、省市“暖企”政策,做到提早谋划,精准施策,以最优服务解企业燃眉之急,助推企业在防疫常态化下复工复产。 截至目前,全县已复工在建重点项目93个,复工率达97.9%;已复工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410家,复工率100%;全县285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产,复产率100%。全县限上商贸业、规上服务业、外资外贸企业复产364家,复产率97.1%。 自2月10日起,面对企业复工复产“操作链”难题,我县多次会商研究,提早谋划,成立县挂钩帮扶小组,推行县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实施“一事一策、一难一策、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做到“点对点”挂钩帮扶全覆盖,助力企业渡难关。 3月份,县农村信用社发放支持复工复产贷款突破4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县政府还下拨108家企业各类专项补助资金283万元,组织245家一产二产三产企业成功申报莆田市2020年信贷“白名单”,促成29家企业获得信用担保贷款1.42亿元,为企业减少约100万元融资成本。 此外,县里持续创新招商方式,改变传统“面对面”交流为“屏对屏”“线连线”沟通,确保项目对接不中断。”县发改局局长林金涛说,第一季度我县对接招商项目25个,其中签约落地项目15个,充实了项目储备库,确保全年有项目可开工、能投产。 眼下,线上公益招聘平台为我县127家企业免费发布招聘岗位7745个,帮助企业招聘员工1033人。县里开发社会服务类公益性就业岗位1395个,给予用人单位发放岗位补贴3428万元。 截至3月底,县规上企业到岗员工48600人,到岗率为97.2%,其中本地员工33534人,占69%。 3日1日,县财政局出台政策,3个月内对相关企业减免房租,目前该政策已惠及全县100余家中小企业,减免租金830万元。县发改局还出台复工奖励政策,对企业的疫情防控和工人招聘进行补贴。 县里还为1797家中小微企业减免养老保险费4400万元、失业保险费97万元、工伤保险费215万元;为2647家复工复产企业调配各类防疫物资,满足复工复产防疫需求。 同时,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实行“开卷式”网上审批受理,一季度单县发改局就办结各类项目审批48个。第一季度全县29个项目集中开竣工,总投资94.8亿元。 一些企业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开始探索生产新模式,在防疫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如直播售货、果蔬配送、家庭餐配等,借助网红经济、直播经济链条上的各种价值点与其他产业进行联合与重组,延伸“服务链”专治“堵点”。 京东(仙游)数字经济产业园加快推进全球工艺美术大数据中心提质扩容增效,开展产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指导企业通过云计算、大数据手段,共享跨界合作新力量,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疫情面前迎大考,我县企业经营者普遍意识到,提升企业技术与创新能力,以最优机制运营,激发稳产“免疫力”,是经营与存续的关键。“这段时间公司实行封闭式管理,凝心聚力搞研发,借助科技的力量,把更加先进的智能化制造设备,不断引入到家具制作的各个环节,打造更多物美价优的家具精品,满足广大消费者更加个性化需求。”三福集团董事长黄福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