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获悉,经县政府同意,确定蜚山第一小学为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复学后将正式加挂牌子,致力打造高品质学校、一流办学业绩学校。 今后如何依托县教师进修学校的专业指导团队,促进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同时实现研训部门与基层学校发展双赢等问题,县进修学校副校长王金炼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如何发挥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的教学示范引领作用? 王金炼:县教师进修学校将组织相关学科教研员、名优教师和名师工作室成员认真备课,示范教学,举行教研员课堂教学实践下水课、示范课及专题讲座,课上课下与一线教师零距离互动,为构建常态化优质课堂提供基本样板。并鼓励教研员挂职支教上课,年轻教研员主要以课堂示范为主,经验丰富的教研员以指导引领为主。小学教研员每学年在附属小学开展一次专题讲座或上一节示范课。 此外,将附属小学的教研帮扶工作作为县教师进修学校小幼教研室的一项重点工作,分项目制定具体帮扶方案,包括教科研指导计划、教师成长培养计划、教学质量提升计划等。依托教师进修学校研训力量,以课标、课程、课堂、课例、课题研究与实践为突破,强化校本教研、培训,注重教师专业成长,助推学校全面发展,不断提升办学品质。 记者:如何促进附小各学科教师成长,优化师资队伍? 王金炼:将建立和实施导师式“青蓝工程”。县教师进修学校小幼教研室小学各学科教研员和县内小学部分学科名优教师为导师,与附属小学各相关学科教师结对子,通过导师式“传、帮、带”,析疑解惑、点拨引领,帮助促进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缩短教师成长周期,实现专业化快速发展。 多组织附属小学教师承担、参与县级及以上研训活动,在培训名额和机会上给予一定的倾斜;积极为附属小学牵线搭桥,搭建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多渠道学习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先进地区学校的先进经验,着力建设高品质学校。重视研训成果的运用,鼓励多种形式开展校本二次研训,扩大研训成果受益面。在帮扶促进附属小学现有年轻师资队伍岗位专业成长的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名优教师、部属高校毕业生引进等给予政策性倾斜,促进附属小学师资队伍整体结构和素质不断优化提升。 记者:如何共享教育成果? 王金炼:县教师进修学校小幼教研室相关教研员会常态参与、全程参与学校教研,面对面对话交流,有主题有目标地研讨,从组织形式到成果运用全方位给予指导,大力培育优秀学科教研组(团队)、教科研文化和学科名优教师。 同时对帮扶工作的有效措施、特色做法、积极成效,及时小结提炼和宣传推进,促成工作成果成为有特色有亮点有高度、可学习可复制推广的先进典型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