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今天:
投稿信箱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新闻网>文体>
塔本无尘
2020-06-15 09:06:17 王晓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林婧晶  

一座佛塔矗立荒野,它历经沧桑,掩映在茂林修竹间,你仍能看得出它非同凡响。台阶上的苔藓、外墙的雨渍、内壁的烟熏火燎……仍历历在目,这些岁月的包浆,好像让我穿越千年,回到它初肇创建的年代,堪舆、规划、营建、落成、开光……

看到无尘塔的第一眼,我便被震撼了。在那说不清的年代里,在这一块近乎荒蛮之地,有如此大而上的存在,让后人迷糊混沌。从何而来的一股神奇力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庙宇,然后又突然消失了,无端留下几座无比精美的宝塔,让人遐想那邈远年代里的凤山九座太平院的十二时辰……

无尘塔掩映在婆娑的绿影里,散发着一股祥和而又神秘的瑞气,自有一份宝刹庄严的古意,带着威严,又有些清凉,让人敬畏,也让人震撼。四下里没有芜杂的现代建筑,清清爽爽的,一片岑寂,一阵山里的凉风拂过,仿佛有声音从邈远的古时传来,有时是打磨石块的叮叮当当声,有时是晨钟暮鼓伴着诵经的声音,有时是山风鼓荡经幡的声音……

我至今想不明白在那个时代,在这么一个近似荒野的地方,何以支撑这么大的一座寺院,何以在此地兴起闽中禅宗的源流,又何以在有清一代引领着天地会的运作。隔着上百年上千年,闽地禅宗的渐次传承及满清中后季由天地会在南方掀起的风云际会,似乎有一条时隐时现的脉络,回溯其源头,终究要回到凤冠山下的九座寺,那里“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宗的“明心见性”仍在,一如凤冠山下,依然一片岑寂,无尘塔岿然不动,静默无语,四周林木蓊郁,午后西斜的阳光穿过林间的缝隙,把枝叶的碎影默默地投射在塔身上,跳跃着闪烁着,绿影婆娑,幽清可人。千百年过去了,这里依旧纤尘不染。

南宋名臣陈师复曾瞻观凤山九座寺及无尘塔,时逢隆冬,氤氲着淡霭的山水,缥渺如仙境,鳞次栉比的寺院、庄严宝刹,恢宏气派,禅意幽生,无奈俗务缠身,匆匆留下一首七律离去,此诗后收录于《仙游县志》里:

想像精蓝九叠前,青鞋今得踏云烟。

霜边涧水多成玉,岭上人家半是仙。

伏蟒千年无动意,老松何日不幽禅。

可怜倚马思归客,有底区中未了缘。

凡人到底与凤山的清凉境无缘,只能做一个匆匆的归客,陈师复如此,我等亦如此,都无法消受此处无上清凉的福报。九座寺因无尘塔而生清凉,整个凤山因无尘塔而生光辉。从无尘塔落成之日起,原本的荒僻之地,顿时豁然开朗,佛经诵起,播扬四方。

无尘塔源于正觉禅师的一片佛心,无禅师则无塔,细细思量,禅师何尝不是一座巍峨宝塔。在时光长河里取一瓢饮,方才让人认识此处乃闽中各大宝刹丛林的滥觞,禅师辗转于山水间四处弘法,从九座寺、源山寺、菜溪岩寺直至南山广化寺,其后又播撒至闽南潮汕岭南,已是胜造七级浮屠,涅槃后,禅师的舍利子藏于无尘塔地宫里,又化身为塔。

我一直认为无尘塔是凤山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我也无法从建筑学或美学的角度来阐述无尘塔的至臻至美,古塔能保存千年近乎完好,已是弥足珍贵。一切都被时间清洗了一遍,除无尘塔外,九座寺几番兴替,已非原来模样,或许是渡劫未了,消业未赎,或许是因果轮回,功德尚未圆满……

放生池前,那幢建成不久就遭雷击起火焚毁的天王殿废墟静默着(废墟已清理,现为停车场),似有大悲而不语。这是一种无言的美。一边是葱郁盎然、郁郁芊芊的田园,一边是草深露重、篱倒垣颓的废墟,两厢相安无事,互不相扰,倒也和谐。看到这一幕,我便不再有遗憾了。

一阵风来,放生池里,睡莲的花瓣飘落水面,游游荡荡,引得几尾小鱼摇曳而至,泛开一阵阵涟漪,似乎也荡漾至我的心底里。风过了,小鱼儿不见了,了无痕迹,似乎什么都没留下,却已雕琢了我的心性……

主办:仙游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2010www.xy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94-8396686 投稿信箱:xr8396686@163.com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企侵权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民族宗教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版权所有@仙游新闻网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2023004176号 闽公网安备35032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