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今天:
投稿信箱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新闻网>社会>
火中取“艺”造精品——土陶工人赤膊制陶坚守初心
2020-08-26 15:26:21  彭丽程 余立凡  来源:仙游今报  责任编辑:林婧晶  

土陶制品

半成品

烧炉

郭福美

职 业:制陶工

地 点:盖尾镇新窑村

温 度:38℃

关键词:火、热

让人感到亲切

盖尾镇新窑村,这里因建制陶窑而得名,后创制仿古陶器,销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8月20日中午,年逾古稀的郭福美却没有休息,还在窑洞里忙碌着。

练土、拉坯、作画、烧窑……拉坯进行中,郭福美无法停下休息,记者采访时,正在制作壁炉的他,头也没空抬一下。制陶,是火与土的艺术。他提着炭烧的小火炉不停地忙碌着,已经成型的陶坯需要用小火炉微微烘干定型。烘干后,如裂缝要修补,花纹如有瑕疵则要精修。

温度计显示作坊内气温达38摄氏度。郭福美赤膊上阵,在炉火的辉映下,全身显得乌黑油亮,赤脚周旋于一个个陶器之间,他用心拿捏着土与火亲密接触的最佳时间,多一分陶坯会裂,少一分无法定型,似乎忽略了自己也在接受高温与炭火的“烤”验。

走进新窑村,犹如走进一条时光隧道。成排的瓦片土房前,摆满了形状不同的土陶产品,还有长长的斜坡形的窑洞。这里没有工厂机器轰鸣声,静谧安详。因纯手工的制作, 这门“土”艺术对火的掌握要求极高。郭福美告诉记者,火候的掌握关系到陶品的质量,在这个没有现代化设备的作坊里,对火候的掌握都是凭感觉和经验。烧炉时,先用大火在主炉烧24小时,再依次在22个窑窗烧火,火候逐步减小。只有经历高温才能锤炼出精品。

从十几岁开始,郭福美已跟土陶打了大半辈子交道,早已习惯了高温的考验,火、热让他感到亲切,但行业的日渐式微更让他忧心,他更怕“寒冬”的考验。如今行业无后起之秀,年轻人也早已转行,从业人员从曾经的上千人减少到百余人,现在仅剩十数人。“做了大半辈子,年纪大了还能干啥?”郭福美仍在坚守着自己的初心。

主办:仙游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2010www.xy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94-8396686 投稿信箱:xr8396686@163.com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企侵权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民族宗教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版权所有@仙游新闻网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2023004176号 闽公网安备35032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