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今天:
投稿信箱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新闻网>莆田新闻>
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1月13日在莆田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莆田市人民政府市长 李建辉
2021-01-26 09:50:30  来源:湄洲日报  责任编辑:杨珺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莆田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0年和“十三五”时期工作回顾

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突出开放招商、强化项目带动,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追赶全年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初步统计,地区生产总值2700亿元,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31.3亿元,增长2.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1亿元,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额与上年持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5亿元,与上年持平;外贸进出口额580.5亿元,增长43.4%;实际利用外资9.6亿元,增长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万元,增长5%;城镇登记失业率2.4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

一年来,我们全力以赴、全民动员、全心投入,高标准蝉联全国文明城市,摘取全国双拥模范城“六连冠”,湄洲岛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城市新区落子起势,木兰溪南岸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试点获国家批准。职教高地开局起步,从“大有可为”迈向“大有作为”。12345热线全面升格,成为百姓“连心桥”“主心骨”。改革创新成效斐然,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新能源产业创新示范区、北斗三号综合应用示范城市、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和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一年来,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众志成城,坚决打好打赢抗击疫情的“莆田战役”。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市上下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1月24日,我们启动一级响应,在全省率先实行“三个一律”“三个严禁”等超常举措,迅速铺开全市疫情防控工作;1月27日,暴发首起整村聚集性疫情,我们创新实施整村易地集中隔离,打赢了全省规模最大的聚集性疫情歼灭战;2月3日,全省首个治愈患者出院,3月7日全市本土住院病例、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全部“清零”,从首例确诊到全部清零仅用42天。在这场大战大考中,18名医护人员逆行出征、驰援武汉、载誉而归。在这场大战大考中,16万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医护人员白衣为甲,公安干警百战不殆,志愿人员默默奉献,镇街村居干部、环卫工人等一线人员昼夜坚守,海内外同胞守望相助,共同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换来妈祖故乡的平安无恙。每个人都是英雄,每个人都了不起!

(二)抢占先机,创新创造复工复产的“莆田模式”。疫情没有阻挡莆田发展的脚步,从防护物资紧缺到企业火线转产,我们创新“三原三联”模式,用10天时间实现日产口罩从0到200万的蝶变;从精准援企稳岗到畅通“五难”链条,我们在全国率先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共渡难关10条等措施,创新莆惠金服平台、投保专项资金、复工复产综合险、稳外贸企业直通车、“莆田餐巴”等,为各行各业纾困解难,企业降本减负35亿元、新增贷款230亿元,用两个月时间全面实现复工复产,中央重点媒体80多次报道我市复工复产,为莆田模式叫好点赞。

(三)创新赋能,全力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343”重点产业发展计划,市领导挂帅十大重点产业链长,出台“双招双引”10条等措施,引进亿元以上产业类项目119个、总投资1496亿元,落地投资额396亿元的丙烷制丙烯系列项目。传统产业加快升级,创建鞋业产业赋能创新中心、新智造生态联盟和“莆田好童学”等平台,“制鞋行业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荣获第二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二等奖,鞋服产业转危为机逆势增长;品牌名师引领产业取得成效,郑春辉荣获“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林建军、黄福华荣获轻工“大国工匠”,工艺美术产业稳中向好、效益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壮大,新增国家高新企业49家、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15家,电子信息、新型功能材料规模产值分别增长20%、10%。未来产业快速发展,平台经济新增交易额1000亿元、税收20亿元,3家平台入选省“未来独角兽”“瞪羚”企业;妈祖健康城完成投资36亿元,建设妈祖质子重离子医院,建成39万平方米的高端专科医院集群和医技共享中心,已落地专科医院8个,瑞仕国际潜力少年综合中心开业运营,两岸生技产业园一期建成投用。

(四)更实举措,持续提高城乡建设水平。城市新区启动建设,绶溪、沟头、龙德井等24个片区顺利征迁,出让土地2673亩、成交211亿元,建成棚改房9304套,改造老旧小区17个。完成安置房、历史遗留不动产办证11万套、5927宗。新改建市政道路60公里、城镇污水管网60公里、城乡公厕420座。新建公园绿地70公顷、口袋公园35个、绿道40公里。建成智慧停车管理系统,新增停车泊位5015个。公布两批71处历史建筑保护名录,拆除“两违”建筑超200万平方米,完成“两高”沿线环境整治。

(五)锐意开拓,不断激发改革开放活力。实施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人事薪酬、“管委会+公司”运营等机制改革,争取园区专项债42.2亿元,建成“两体两中心”项目40多个、专业化标准厂房17万平方米,盘活闲置厂房37万平方米,园区动力活力进一步激发。改革重组市属国有企业,形成5大国企集团,投融资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增强。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政务云平台,推行企业开办“1+X”套餐、政企直通车服务,“互联网+电子政务”水平居全省第一。12345热线荣获全国政府服务热线“服务之星奖”“最佳管理效率奖”。 

成功举办第五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等活动,莆台交流合作走深走实。

(六)守住底线,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健全政司银企联动防范机制,加大信贷风险大户化解力度,银行业不良贷款率降至1.11%。开展脱贫攻坚补短板提质量行动,“两不愁”持续巩固,“三保障”显著提升,饮水安全全面覆盖,脱贫质量更高、成色更足。完成84项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改年度任务,实施30个木兰溪全流域治理项目,顺利推进蓝色海湾整治项目,创建20个污水零直排区,主要流域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90%左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入河排污口整治率、近岸海水优良率居全省第一。

(七)真抓实干,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建成“党建+”社区邻里中心17个、“综治+”社区治理中心21个。创新保就业稳就业举措,纳入全省“1234工作法”,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建立企业用工共享信息平台,兑现援企稳岗补助资金1.3亿元,新增城镇就业2.4万人。在全国率先开展城企联动普惠养老试点,新增各类养老床位1969张,建成农村幸福院580个。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1.22万个、中小学学位1.8万个。成立职教专班,出台“1+3”政策体系,签约落地福建东软职业学院等院校,新增高职学位1222个、中职学位1836个;湄职院入选省现代职业教育示范校、三创示范校,荣获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项目第四名。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新增医疗床位800张,“联合病房”实现县区全覆盖。实施莆仙戏弘扬工程,“百姓舞台”“莆阳讲堂”等文化公益品牌效应凸显。粮食安全、民族宗教、档案、工青妇和残疾人事业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我们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全力抓好国务院大督查、省委巡视问题整改,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我们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转变作风,厉行勤俭节约。我们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3件、政协提案240件,办复率均为100%。

各位代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回眸“十三五”,我们用行动践行使命,用实干推动转型,用奋斗书写担当,五年来的发展是全方位的,五年来的变化是深层次的。

这五年,我们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经历了一系列大事喜事要事,极大激发了全市上下奋斗新时代的磅礴力量。最激动人心的是中央主要媒体集中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木兰溪获评全国首批示范河湖、十大“最美家乡河”,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的木兰溪样本全国瞩目。最振奋人心的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五次直接关心和嘱托下,我们持续巩固木兰溪治理成果,全力保护好湄洲岛,成功举办五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汇聚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提振了干部的精气神,增强了市民的凝聚力,提升了莆田的美誉度,开启了莆田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这五年,我们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经济结构更加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是五年前的1.6倍,鞋服产值突破千亿,工业总量跃升全省第五位,三次产业结构由5.8:55.3:38.9优化为4.9:50.9:44.2。前瞻布局5G、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产业,建成投产华佳彩一期、HDT高效太阳能电池、华峰系列项目、永荣己内酰胺、雪津迁建等一批产业龙头,获批国家级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制造业加速向中高端迈进。产业互联网平台蓬勃发展,获得全省唯一的平台经济示范区,63家平台企业累计交易额1700亿元、税收超30亿元。北理工东南信息技术研究院、中电研究院、兰州大学莆田研究院、中科院兰海核医学研究中心、黑马莆田分院、莆商领袖商学院等一批创新载体顺利落地,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5家、是五年前的3倍。世界中式古典家具之都、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油画产业之都落户莆田,莆田木雕亮相金砖厦门会晤国际舞台,莆田匠心智造绽放光彩。

这五年,我们全面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纵深推进城市东拓南进西联北优中修,一个高素质高颜值的新莆田冉冉升起。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等称号。城市新区全面铺开、妈祖健康城拔地而起、大学城建成投用、中心城区快速拓展,建成区面积从87.1平方公里扩大到132.4平方公里。城市更新焕发活力,完成征迁2181万平方米,建成棚改房7.8万套。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会址、会展中心、“三馆一宫”成为新地标,新增香格里拉、喜来登等国际品牌酒店,相继贯通莆涵大道、壶公路、滨溪北路,打通文献路等断头路44条,建成区道路总长度从678公里增加到1095公里,绿道长度从157.8公里增加到418.7公里,绶溪、南湖、环玉湖等城市公园成为“新网红”。新增人行天桥13座,“小黄人”公共自行车成为市民“新宠”、骑行量超6000万人次,城市品质跃升一个新台阶。现代立体交通体系日益完善,实现镇镇半小时上高速、村村通客车、岛岛通班轮。创新采用流域系统治理的PPP模式,城镇污水管网从824公里增加至1310公里,污水收集处理量从23.5万吨/日增加到30.5万吨/日,新增近50万人口污水收集处理量。建成区及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态绿心保护修复项目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这五年,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开拓创新,改革春潮竞相涌流,开放活力充分迸发。全国首创“自己‘批’、网上办”审批新模式,“证照同办”“多证合一”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市场主体突破50万户、比五年前翻一番。改革重组市属国有企业,总资产是五年前的3倍。全力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从全省第二高的6.06%回落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莆田港口岸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国家验收,港口吞吐能力年均增长10%以上,东南沿海最大的罗屿40万吨码头列入国家布局规划,30万吨铁矿石巨轮成功靠泊,东方大港雄姿初展。开展妈祖千年首巡东南亚、20年赴台再巡安,设立大陆首家台胞医保服务中心,实现莆台海上货运直航,来莆台胞突破200万人次。

这五年,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再上新水平。每年新增财力70%以上用于民生支出,五年累计864亿元。完成为民办实事115项、投资168亿元。建档立卡贫困户8894户28020人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16762元、是五年前的4.6倍;88个贫困村全部摘帽,村均集体收入突破27万元、是五年前的6.5倍,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1万元提高到3.2万元,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居全省前列。教育强市稳步推进,五年教育支出285亿元,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7.5万个,成立全国首个新工科产业学院,迁建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华峰学院、三棵树绿色涂装学院。“健康莆田”建设扎实推进,新增医疗机构床位5056张,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人均期望寿命80.4岁、比五年前提高3岁。莆仙戏《海神妈祖》《踏伞行》等精品享誉全国,电影《妈祖回家》全国上映。创办“妈祖杯”海丝国际羽毛球挑战赛等品牌赛事,成功举办国际射联步手枪世界杯总决赛、金砖国家少年足球邀请赛等国际性赛事。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团结奋斗和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军、武警驻莆部队、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莆田发展的台港澳同胞、海外乡亲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撑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重点产业不够强,综合实力亟待提升;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仍需突破;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城市承载力有待加强;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居民收入、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的现象仍然存在。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十四五”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新时代新福建建设,聚焦强产业、兴城市、惠民生、优生态、保稳定、重党建,突出开放招商、强化项目带动,实施“双轮”驱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努力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实现更大进展,在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深化莆台融合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取得更大突破,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莆田建设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跻身全省前列。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不断成长,开发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创新型城市格局初步形成,产业总体竞争力进入全省前列。

——改革开放赢得新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激发,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初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对台先行示范作用进一步凸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桥头堡”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城乡融合实现新进展。主城区“一心三片”城市总体框架基本形成,城市新区建设初具规模,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成,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莆田根深叶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妈祖文化、南少林禅武文化、莆仙戏文化等特色文化繁荣发展,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生态文明取得新成效。绿色发展导向全面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木兰溪样本进一步巩固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短板加快补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市域治理得到新提升。法治政府、平安莆田、诚信体系等制度更加健全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争取成为全国试点,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社会更加安定和谐。

三、2021年工作安排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外贸出口总额增长8.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左右;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优化创新生态,不断厚植发展新优势

深化科技机制创新。健全政府精准引导、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R&D经费支出增长20%。开展“343”重点产业创新升级行动,实行“揭榜挂帅”制度,建设5个重大科技项目、3个专业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完善与“大院大所”的深度对接机制,共建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企业创新领航计划、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计划,扩充科创板上市企业后备军,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0家。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遴选培育瞪羚企业和核心技术,举办首届莆田创新季系列活动。

全面优化人才生态。实施十名院士、百名高端专家、千名硕博、万名大学生入莆工程,引进“双招双引”项目20个。开展人才服务提升年活动,健全人才评价、收益分配、创新激励等机制,做大人才资源总量,新建省市人才驿站10个,新增技能大师工作室20个,建成人才公寓、国际人才社区,提供中小学优质学位300个、人才公寓300套,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强化创新载体建设。深化北岸经济开发区、莆田高新区改革,推动仙游经济开发区升格,完善“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提升“两体两中心”功能,建成专业化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推进“一链、一专班、一规划、一研究院”建设,提升中科院STS莆田分中心、北理工东南信息技术研究院的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兰州大学莆田研究院,发展一批科技孵化器。

(二)全力实施“343”重点产业发展计划,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精耕细作传统优势产业,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00个,联盟创新、联合创牌,打造“莆田好鞋”“中国军鞋莆田造”等区域品牌,开展百威雪津“三个100亿”行动,提升鞋艺、啤酒、红木、金银谷等特色小镇功能品质,推动鞋服、食品、工艺美术产业规模产值均增长10%以上。做强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投产永荣CPL二期、华峰赛隆等项目,开工建设丙烷制丙烯及下游新材料项目,打造国家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地,规模产值增长20%;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一中心两基地”,建成投产大唐5G、福英泰手机显示模组等项目,规模产值增长30%;围绕新能源汽车、海上风机和数控机床等项目,引入战略投资合作,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基地,规模产值突破300亿元;以HDT高效太阳能电池、中海油福建LNG为龙头,建设国家新能源产业创新示范区,规模产值突破500亿元。

大力培育未来产业。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建好京东仙游、创世纪等数据中心,开展“百个项目百个场景”数字化应用,高起点建设北斗三号综合应用示范城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20%。开展平台经济倍增计划,实现税收40亿元,培育物泊科技、豆讯科技、众协联等3-5家上市后备企业,做强做大点钢网、产业赋能创新中心等重点平台,引进落地数字大健康、再生资源回收等百亿级平台,各县区结合转型需求发展领军型平台2个以上。全力建设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建成妈祖质子重离子医院,投用8家高端专科医院、市第一医院新院区、台湾名医诊疗中心,两岸生技产业园投产30个项目,办好第一届孤独症国际大会。

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做大莆惠金服平台,实施上市“木兰计划”,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建设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各项贷款余额增长20%;建设物流分拨中心,提升5个传统物流园区,创建2家省级以上示范物流园区;全面盘活国有企事业单位闲置资产,培育一批研发设计、咨询、法律、中介等服务企业;推动工贸分离、主辅分离,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

(三)注重需求侧管理,多措并举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有所作为并发挥独特作用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落实“三看两评”机制,统筹新老基建,突出重大产业项目,33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50亿元。强化开放招商,积极对接央企外企民企,瞄准行业龙头,引进100亿元以上产业类投资项目5个、10亿元以上50个、总投资3000亿元。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的机制和政策,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民间投资增长10%。

全面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坚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持续开展“全闽乐购”莆田行动,开展“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打响“百家餐饮名店”等莆田美食品牌,辐射带动旅游住宿、文体娱乐等行业焕发活力。开展莆货天下行活动,推动名优特产进商圈、进超市、进展会、进电商。大力推进旅游消费,创新“精品酒店+优美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建设文旅融合示范区,推动大九鲤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萩芦温泉酒店等旅游项目,旅游业收入增长20%。积极培育服务消费、定制消费、品质消费等新热点,繁荣发展商圈经济、夜间经济。

促进外贸稳中提质。用活RCEP有关规则和便利化举措,扶持企业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并购境外品牌和专利,设立海外仓、保税仓,拓展外贸新市场。完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转口贸易等新业态,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落细落实出口产品转内销措施,对接头部电商平台,实施直播新业态发展“662”工程,培育15个直播基地、100家直播机构,助力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四)坚持“规建管养监”并重、“留改提拆建”统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科学划定“三生”空间。推进跨溪连铁抱湾,高起点规划建设城市新区,完成木兰溪南岸土地综合整治一期项目,形成核心区基础设施框架,建成国际鞋艺小镇一期,促进秀屿城区、妈祖健康城联动发展;以木兰溪为纽带,完成木兰陂世遗景区、樟林片区等重要节点建设,东串啤酒小镇,西联仙游城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经济走廊。实施城市更新“双百”行动,加快钟潭、紫霄、白塘湖等片区改造,完成“三所一中心一场”搬迁,改造46个城镇老旧小区。传承保护莆仙建筑风格,做好重点片区、主干道等重要节点城市设计,塑好特色风貌,让城市的颜值更有气质。

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筹建妈祖机场,加快城市快速路、木兰大道、八二一街南伸等主干路网和公交专用道建设,整治提升东园路、迎宾大道等城市道路,新改扩建城市道路60公里,打通涵港大道、延寿路等一批“断头路”。提升公共自行车专用道,新建人行过街设施10个、公共停车泊位5000个。建设城市污水管网GIS平台,新建雨水管网50公里。开展园林绿化提升攻坚行动,推动市域绿道互联互通,新增公园绿地70公顷、绿道40公里,打造一批魅力空间、花漾街区和慢行示范区,让市民生活更舒适、出行更便利。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建成智能化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城市管理“一网统管”,启动CIM基础平台建设。实施道路微循环、路口微改造、信号灯优化、智慧灯杆推广等整治,提升城市交通智能管控水平和通行效率。建设厨余垃圾、大件垃圾处理厂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设施,建成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5%。深入开展城市建设安全整治、房屋结构安全专项治理三年行动,加强燃气安全监管,完善城市应急和综合防灾体系,增强城市韧性。实施市容市貌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两违”行为,规范物业管理,让城市更加文明、更加靓丽。

(五)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高质量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加强“莆田四黑”“四大名果”“四大贝苗”等优质种源保护和利用,扶持意达科技、中海源等一批种源企业做强做大。健全重要农产品保供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园、冷链物流园区,壮大10家大型农业企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南日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等建设,发展休闲渔业、生态渔业、远洋渔业,培育10家领军型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海洋生物加工企业。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建设宜居农村社区,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工程、“四好农村路”工程。实施集镇建设和镇区提质行动,纵深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成仙游经济开发区水厂,开工建设市第五水厂、乌溪水厂。深化农村农业改革,深入推行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高端民宿等业态,聚集乡村人气,打造乡村振兴莆田样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力量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对易返贫致贫人员实施常态化监测,严防脱贫人口返贫。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促进扶贫产业提档升级,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激发内生动力。高质量做好对口支援和山海协作。

(六)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整体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坚决打击仿冒鞋、假海淘等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全市统一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行“照后减证”,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在开发区试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提升“自己‘批’网上办”模式,实现事项网上可办率99%以上、电子证照应用率99%以上、当日即办率95%以上。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提升“两利三率”水平,新增2A+资信等级企业3家,资产总额突破1300亿元、税收突破10亿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推动财政金融协同发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包容审慎监管,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保护好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实施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完善减税降费落实工作机制,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弘扬企业家精神,实施精英莆商提升、莆商青蓝接力和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三大工程”,激发企业家创业热情。完善“白名单”企业服务机制,亲商敬商,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企业家以恒心办恒业、心无旁骛谋发展。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健全区域合作互助、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确保联十一线、江涵大桥等关键通道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用好“天下莆田人”等资源,推动龙头企业通过境外并购、联合投资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深化莆台融合发展,推动海上常态化直航,加大对台煤矿气转运,畅通莆台物流通道,提升对台贸易便利;落实落细惠台利民政策措施,深化资金技术要素对接,健全引才引智政策,全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加快港口高质量发展。开工建设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配套公共码头,续建涵江1-3#泊位、莆头3-4#泊位等,完善提升疏港公路、进港航道,建设国投“陆地港”。依托罗屿40万吨码头,发挥物泊科技独特优势,深化与巴西淡水河谷等合作,做大对台铁矿石保税中转业务,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水水中转,打造东南大宗散货枢纽港,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推动海关、海事提效降费,支持船代、货代等航运服务企业升级做大,争设综合保税区,复制推广自贸区政策,全面激活港口潜力。

(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发展之路,拓展木兰溪综合治理成果,不断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木兰溪样本

纵深推进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推动《木兰溪流域保护条例》完成立法,着力打造“六水木兰”,加快生态绿心保护利用。继续推进木兰溪防洪、东圳水利枢纽引水配套、玉湖与企溪水系连通等工程,大力推动木兰溪下游水生态修复治理、水源涵养等项目,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推行科技治水,全面提升小流域治理水平,木兰溪流域水质优良率稳定在83.3%以上、省控小流域水质优良率稳定在100%。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百威雪津、华峰绿色纤维、三棵树涂料等产业园为标杆,深化绿色园区示范创建,促进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发展环保产业,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推进清洁生产,建设绿色低碳的交通、能源、建筑、工业体系。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规范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开展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专项整治,盘活低效用地。

持续提升环境质量。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四大工程”,坚决完成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加强工地扬尘、道路跑冒滴漏管控,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5%以上。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坚决消除城市生活污水直排口,市县生活污水处理率94%以上,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实现长制久清;开展“污水零直排区”示范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75%以上。强化近岸海域海漂垃圾和入海排污口整治,严厉打击非法盗采、滥用海砂行为。

(八)坚持以文塑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城市软实力、影响力、美誉度

保护好湄洲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科学编制妈祖文化保护和发展规划,争设“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示范区”,创建国家级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区。高标准办好世界妈祖文化论坛,设立中国传媒大学湄洲岛数字传媒基地,建设两岸心灵契合社区,推动妈祖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全国车路协同试点,建设北斗三代应用示范岛、智能网联智慧岛,加快建设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构建沿海绿色生态屏障,让湄洲岛成为蓝天绿景、碧海金沙、沁人心脾的旅游圣地。

全力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积极参与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全面开展历史环境全要素普查,编制全市历史传统风貌“一张图”。大力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十街十镇百村千屋”行动。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整治名镇名村传统村落7个,延续和拓展传统功能,打造一批精品古街和示范村。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推进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莆仙戏抢救保护工程、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制作出版叫得响的莆仙戏精品剧目2个、影视作品2部、文化作品10部。建设文化惠民工程,新增10个“莆阳书屋+”项目。开展文化产业龙头促进行动,培育5-10家文化龙头企业,实施“大师引领”行动,厚植工匠文化,培育莆匠队伍,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0%。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新增一批五人足球场等社区健身场地,扩大“妈祖杯”海丝国际羽毛球挑战赛等赛事影响力。打造体育特色小镇、体医融合示范点,建设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推进体教融合,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办好第五届市运会。

(九)坚持人民至上,用心用情用力改善民生福祉,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入开展“十个一批”扩岗行动,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实施“技能莆田”行动,开展政府性补贴培训技能人才2.5万人以上。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安排创业贴息贷款2亿元。抓好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1600个。创新出台新业态就业服务保障办法,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围绕教育强市战略,培养“四有”好教师,实施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提升行动、“好校长、好教师”培养引进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体育、美育等领域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适应新高考改革要求,持续提升高中教育水平。重视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扩大中心城区基础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建设莆田一中新校区和秀屿校区,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5000个、中小学学位1万个。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办好北理工东南信息技术研究院,推动新工科产业学院提升办学水平,加快建设妈祖医学院、福建东软职业学院,扩大“龙头企业+职业院校”社会化办学规模,新增高职学位1200个、中职学位2000个,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全力打造健康莆田。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实施医疗卫生三年攻坚行动,下大力气提升乡镇中心卫生院、县区综合医院,健全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体系和AED应急救护体系,筹建城市新区医疗中心,建立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5个,新增床位1000张。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消化道“三早”行动和新生儿耳聋基因免费检测。深化“三医联动”和分级诊疗,优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体系,减轻重特大疾病患者负担。实施莆籍名医回归工程,建立“师带徒”专科工作室30个,壮大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font-face{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 @font-face{ font-family:"宋体"; } @font-face{ font-family:"Calibri"; } p.MsoNormal{ mso-style-name:正文; mso-style-parent:""; margin:0pt; 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none;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font-family:Calibri;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font-size:10.5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 } span.msoIns{ mso-style-type:export-only; mso-style-name:"";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text-underline:single; color:blue; } span.msoDel{ mso-style-type:export-only; mso-style-name:""; text-decoration:line-through; color:red; } @page{mso-page-border-surround-header:no; mso-page-border-surround-footer:no;}@page Section0{ margin-top:72.0000pt; margin-bottom:72.0000pt; margin-left:90.0000pt; margin-right:90.0000pt; size:595.3000pt 841.9000pt; layout-grid:15.6000pt; } div.Section0{page:Section0;}

成功举办第五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等活动,莆台交流合作走深走实。

(六)守住底线,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健全政司银企联动防范机制,加大信贷风险大户化解力度,银行业不良贷款率降至1.11%。开展脱贫攻坚补短板提质量行动,“两不愁”持续巩固,“三保障”显著提升,饮水安全全面覆盖,脱贫质量更高、成色更足。完成84项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改年度任务,实施30个木兰溪全流域治理项目,顺利推进蓝色海湾整治项目,创建20个污水零直排区,主要流域水质优良比例稳定在90%左右,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入河排污口整治率、近岸海水优良率居全省第一。

(七)真抓实干,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建成“党建+”社区邻里中心17个、“综治+”社区治理中心21个。创新保就业稳就业举措,纳入全省“1234工作法”,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建立企业用工共享信息平台,兑现援企稳岗补助资金1.3亿元,新增城镇就业2.4万人。在全国率先开展城企联动普惠养老试点,新增各类养老床位1969张,建成农村幸福院580个。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1.22万个、中小学学位1.8万个。成立职教专班,出台“1+3”政策体系,签约落地福建东软职业学院等院校,新增高职学位1222个、中职学位1836个;湄职院入选省现代职业教育示范校、三创示范校,荣获全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项目第四名。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新增医疗床位800张,“联合病房”实现县区全覆盖。实施莆仙戏弘扬工程,“百姓舞台”“莆阳讲堂”等文化公益品牌效应凸显。粮食安全、民族宗教、档案、工青妇和残疾人事业等工作取得新进步。

我们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全力抓好国务院大督查、省委巡视问题整改,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我们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转变作风,厉行勤俭节约。我们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73件、政协提案240件,办复率均为100%。

各位代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回眸“十三五”,我们用行动践行使命,用实干推动转型,用奋斗书写担当,五年来的发展是全方位的,五年来的变化是深层次的。

这五年,我们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经历了一系列大事喜事要事,极大激发了全市上下奋斗新时代的磅礴力量。最激动人心的是中央主要媒体集中报道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木兰溪获评全国首批示范河湖、十大“最美家乡河”,实现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目标,生态文明建设的木兰溪样本全国瞩目。最振奋人心的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五次直接关心和嘱托下,我们持续巩固木兰溪治理成果,全力保护好湄洲岛,成功举办五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汇聚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提振了干部的精气神,增强了市民的凝聚力,提升了莆田的美誉度,开启了莆田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这五年,我们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经济结构更加优化,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是五年前的1.6倍,鞋服产值突破千亿,工业总量跃升全省第五位,三次产业结构由5.8:55.3:38.9优化为4.9:50.9:44.2。前瞻布局5G、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命健康等产业,建成投产华佳彩一期、HDT高效太阳能电池、华峰系列项目、永荣己内酰胺、雪津迁建等一批产业龙头,获批国家级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制造业加速向中高端迈进。产业互联网平台蓬勃发展,获得全省唯一的平台经济示范区,63家平台企业累计交易额1700亿元、税收超30亿元。北理工东南信息技术研究院、中电研究院、兰州大学莆田研究院、中科院兰海核医学研究中心、黑马莆田分院、莆商领袖商学院等一批创新载体顺利落地,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5家、是五年前的3倍。世界中式古典家具之都、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油画产业之都落户莆田,莆田木雕亮相金砖厦门会晤国际舞台,莆田匠心智造绽放光彩。

这五年,我们全面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纵深推进城市东拓南进西联北优中修,一个高素质高颜值的新莆田冉冉升起。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等称号。城市新区全面铺开、妈祖健康城拔地而起、大学城建成投用、中心城区快速拓展,建成区面积从87.1平方公里扩大到132.4平方公里。城市更新焕发活力,完成征迁2181万平方米,建成棚改房7.8万套。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会址、会展中心、“三馆一宫”成为新地标,新增香格里拉、喜来登等国际品牌酒店,相继贯通莆涵大道、壶公路、滨溪北路,打通文献路等断头路44条,建成区道路总长度从678公里增加到1095公里,绿道长度从157.8公里增加到418.7公里,绶溪、南湖、环玉湖等城市公园成为“新网红”。新增人行天桥13座,“小黄人”公共自行车成为市民“新宠”、骑行量超6000万人次,城市品质跃升一个新台阶。现代立体交通体系日益完善,实现镇镇半小时上高速、村村通客车、岛岛通班轮。创新采用流域系统治理的PPP模式,城镇污水管网从824公里增加至1310公里,污水收集处理量从23.5万吨/日增加到30.5万吨/日,新增近50万人口污水收集处理量。建成区及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生态绿心保护修复项目获评“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这五年,我们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先行先试、开拓创新,改革春潮竞相涌流,开放活力充分迸发。全国首创“自己‘批’、网上办”审批新模式,“证照同办”“多证合一”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市场主体突破50万户、比五年前翻一番。改革重组市属国有企业,总资产是五年前的3倍。全力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从全省第二高的6.06%回落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莆田港口岸扩大对外开放通过国家验收,港口吞吐能力年均增长10%以上,东南沿海最大的罗屿40万吨码头列入国家布局规划,30万吨铁矿石巨轮成功靠泊,东方大港雄姿初展。开展妈祖千年首巡东南亚、20年赴台再巡安,设立大陆首家台胞医保服务中心,实现莆台海上货运直航,来莆台胞突破200万人次。

这五年,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再上新水平。每年新增财力70%以上用于民生支出,五年累计864亿元。完成为民办实事115项、投资168亿元。建档立卡贫困户8894户28020人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16762元、是五年前的4.6倍;88个贫困村全部摘帽,村均集体收入突破27万元、是五年前的6.5倍,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1万元提高到3.2万元,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率居全省前列。教育强市稳步推进,五年教育支出285亿元,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7.5万个,成立全国首个新工科产业学院,迁建莆田学院、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建成华峰学院、三棵树绿色涂装学院。“健康莆田”建设扎实推进,新增医疗机构床位5056张,获评“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称号,人均期望寿命80.4岁、比五年前提高3岁。莆仙戏《海神妈祖》《踏伞行》等精品享誉全国,电影《妈祖回家》全国上映。创办“妈祖杯”海丝国际羽毛球挑战赛等品牌赛事,成功举办国际射联步手枪世界杯总决赛、金砖国家少年足球邀请赛等国际性赛事。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团结奋斗和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军、武警驻莆部队、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支持莆田发展的台港澳同胞、海外乡亲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撑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重点产业不够强,综合实力亟待提升;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仍需突破;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城市承载力有待加强;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居民收入、民生、社会事业等领域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少数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的现象仍然存在。我们一定直面问题,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十四五”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新时代新福建建设,聚焦强产业、兴城市、惠民生、优生态、保稳定、重党建,突出开放招商、强化项目带动,实施“双轮”驱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努力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实现更大进展,在积极服务并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深化莆台融合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取得更大突破,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奋力谱写新时代美丽莆田建设新篇章。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发展质量和效益跻身全省前列。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不断成长,开发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创新型城市格局初步形成,产业总体竞争力进入全省前列。

——改革开放赢得新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新突破,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激发,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初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对台先行示范作用进一步凸显,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桥头堡”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城乡融合实现新进展。主城区“一心三片”城市总体框架基本形成,城市新区建设初具规模,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成,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莆田根深叶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民主法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妈祖文化、南少林禅武文化、莆仙戏文化等特色文化繁荣发展,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生态文明取得新成效。绿色发展导向全面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的木兰溪样本进一步巩固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

——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短板加快补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市域治理得到新提升。法治政府、平安莆田、诚信体系等制度更加健全完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争取成为全国试点,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社会更加安定和谐。

三、2021年工作安排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5%,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外贸出口总额增长8.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6.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城镇登记失业率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左右;完成节能减排降碳任务。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优化创新生态,不断厚植发展新优势

深化科技机制创新。健全政府精准引导、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R&D经费支出增长20%。开展“343”重点产业创新升级行动,实行“揭榜挂帅”制度,建设5个重大科技项目、3个专业化产业技术研究院。完善与“大院大所”的深度对接机制,共建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促进新技术产业化规模化应用。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实施企业创新领航计划、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长计划,扩充科创板上市企业后备军,新增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80家。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支持领军企业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建体系化、任务型的创新联合体,带动中小企业创新活动。遴选培育瞪羚企业和核心技术,举办首届莆田创新季系列活动。

全面优化人才生态。实施十名院士、百名高端专家、千名硕博、万名大学生入莆工程,引进“双招双引”项目20个。开展人才服务提升年活动,健全人才评价、收益分配、创新激励等机制,做大人才资源总量,新建省市人才驿站10个,新增技能大师工作室20个,建成人才公寓、国际人才社区,提供中小学优质学位300个、人才公寓300套,让各类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强化创新载体建设。深化北岸经济开发区、莆田高新区改革,推动仙游经济开发区升格,完善“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提升“两体两中心”功能,建成专业化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推进“一链、一专班、一规划、一研究院”建设,提升中科院STS莆田分中心、北理工东南信息技术研究院的科技协同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兰州大学莆田研究院,发展一批科技孵化器。

(二)全力实施“343”重点产业发展计划,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精耕细作传统优势产业,实施重点技改项目100个,联盟创新、联合创牌,打造“莆田好鞋”“中国军鞋莆田造”等区域品牌,开展百威雪津“三个100亿”行动,提升鞋艺、啤酒、红木、金银谷等特色小镇功能品质,推动鞋服、食品、工艺美术产业规模产值均增长10%以上。做强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投产永荣CPL二期、华峰赛隆等项目,开工建设丙烷制丙烯及下游新材料项目,打造国家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基地,规模产值增长20%;加快建设电子信息产业“一中心两基地”,建成投产大唐5G、福英泰手机显示模组等项目,规模产值增长30%;围绕新能源汽车、海上风机和数控机床等项目,引入战略投资合作,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基地,规模产值突破300亿元;以HDT高效太阳能电池、中海油福建LNG为龙头,建设国家新能源产业创新示范区,规模产值突破500亿元。

大力培育未来产业。推行普惠性“上云用数赋智”服务,建好京东仙游、创世纪等数据中心,开展“百个项目百个场景”数字化应用,高起点建设北斗三号综合应用示范城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20%。开展平台经济倍增计划,实现税收40亿元,培育物泊科技、豆讯科技、众协联等3-5家上市后备企业,做强做大点钢网、产业赋能创新中心等重点平台,引进落地数字大健康、再生资源回收等百亿级平台,各县区结合转型需求发展领军型平台2个以上。全力建设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建成妈祖质子重离子医院,投用8家高端专科医院、市第一医院新院区、台湾名医诊疗中心,两岸生技产业园投产30个项目,办好第一届孤独症国际大会。

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做大莆惠金服平台,实施上市“木兰计划”,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建设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各项贷款余额增长20%;建设物流分拨中心,提升5个传统物流园区,创建2家省级以上示范物流园区;全面盘活国有企事业单位闲置资产,培育一批研发设计、咨询、法律、中介等服务企业;推动工贸分离、主辅分离,发展总部经济、会展经济。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加强公益性、基础性服务业供给。

(三)注重需求侧管理,多措并举扩投资、促消费、稳外贸,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有所作为并发挥独特作用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落实“三看两评”机制,统筹新老基建,突出重大产业项目,33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50亿元。强化开放招商,积极对接央企外企民企,瞄准行业龙头,引进100亿元以上产业类投资项目5个、10亿元以上50个、总投资3000亿元。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的机制和政策,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民间投资增长10%。

全面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坚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持续开展“全闽乐购”莆田行动,开展“汽车下乡”、家电以旧换新,打响“百家餐饮名店”等莆田美食品牌,辐射带动旅游住宿、文体娱乐等行业焕发活力。开展莆货天下行活动,推动名优特产进商圈、进超市、进展会、进电商。大力推进旅游消费,创新“精品酒店+优美生态+产业发展”模式,建设文旅融合示范区,推动大九鲤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萩芦温泉酒店等旅游项目,旅游业收入增长20%。积极培育服务消费、定制消费、品质消费等新热点,繁荣发展商圈经济、夜间经济。

促进外贸稳中提质。用活RCEP有关规则和便利化举措,扶持企业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并购境外品牌和专利,设立海外仓、保税仓,拓展外贸新市场。完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转口贸易等新业态,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落细落实出口产品转内销措施,对接头部电商平台,实施直播新业态发展“662”工程,培育15个直播基地、100家直播机构,助力企业开拓国内市场。

(四)坚持“规建管养监”并重、“留改提拆建”统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科学划定“三生”空间。推进跨溪连铁抱湾,高起点规划建设城市新区,完成木兰溪南岸土地综合整治一期项目,形成核心区基础设施框架,建成国际鞋艺小镇一期,促进秀屿城区、妈祖健康城联动发展;以木兰溪为纽带,完成木兰陂世遗景区、樟林片区等重要节点建设,东串啤酒小镇,西联仙游城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经济走廊。实施城市更新“双百”行动,加快钟潭、紫霄、白塘湖等片区改造,完成“三所一中心一场”搬迁,改造46个城镇老旧小区。传承保护莆仙建筑风格,做好重点片区、主干道等重要节点城市设计,塑好特色风貌,让城市的颜值更有气质。

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启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筹建妈祖机场,加快城市快速路、木兰大道、八二一街南伸等主干路网和公交专用道建设,整治提升东园路、迎宾大道等城市道路,新改扩建城市道路60公里,打通涵港大道、延寿路等一批“断头路”。提升公共自行车专用道,新建人行过街设施10个、公共停车泊位5000个。建设城市污水管网GIS平台,新建雨水管网50公里。开展园林绿化提升攻坚行动,推动市域绿道互联互通,新增公园绿地70公顷、绿道40公里,打造一批魅力空间、花漾街区和慢行示范区,让市民生活更舒适、出行更便利。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建成智能化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进城市管理“一网统管”,启动CIM基础平台建设。实施道路微循环、路口微改造、信号灯优化、智慧灯杆推广等整治,提升城市交通智能管控水平和通行效率。建设厨余垃圾、大件垃圾处理厂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理设施,建成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35%。深入开展城市建设安全整治、房屋结构安全专项治理三年行动,加强燃气安全监管,完善城市应急和综合防灾体系,增强城市韧性。实施市容市貌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两违”行为,规范物业管理,让城市更加文明、更加靓丽。

(五)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高质量发展特色现代农业。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加强“莆田四黑”“四大名果”“四大贝苗”等优质种源保护和利用,扶持意达科技、中海源等一批种源企业做强做大。健全重要农产品保供体系,建设农业产业园、冷链物流园区,壮大10家大型农业企业。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南日岛国家级海洋牧场等建设,发展休闲渔业、生态渔业、远洋渔业,培育10家领军型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海洋生物加工企业。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建设宜居农村社区,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入开展乡村振兴“百村示范”工程、“四好农村路”工程。实施集镇建设和镇区提质行动,纵深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成仙游经济开发区水厂,开工建设市第五水厂、乌溪水厂。深化农村农业改革,深入推行新时代科技特派员制度,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盘活农村闲置土地,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高端民宿等业态,聚集乡村人气,打造乡村振兴莆田样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力量总体稳定,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农村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对易返贫致贫人员实施常态化监测,严防脱贫人口返贫。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促进扶贫产业提档升级,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激发内生动力。高质量做好对口支援和山海协作。

(六)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整体推进改革开放,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坚决打击仿冒鞋、假海淘等侵权假冒违法行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建设全市统一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行“照后减证”,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在开发区试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提升“自己‘批’网上办”模式,实现事项网上可办率99%以上、电子证照应用率99%以上、当日即办率95%以上。深化市属国有企业改革,持续提升“两利三率”水平,新增2A+资信等级企业3家,资产总额突破1300亿元、税收突破10亿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政府性融资担保覆盖面,推动财政金融协同发力,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包容审慎监管,鼓励创新、宽容失败,保护好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实施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价,完善减税降费落实工作机制,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弘扬企业家精神,实施精英莆商提升、莆商青蓝接力和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三大工程”,激发企业家创业热情。完善“白名单”企业服务机制,亲商敬商,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企业家以恒心办恒业、心无旁骛谋发展。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全面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健全区域合作互助、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确保联十一线、江涵大桥等关键通道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用好“天下莆田人”等资源,推动龙头企业通过境外并购、联合投资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深化莆台融合发展,推动海上常态化直航,加大对台煤矿气转运,畅通莆台物流通道,提升对台贸易便利;落实落细惠台利民政策措施,深化资金技术要素对接,健全引才引智政策,全力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加快港口高质量发展。开工建设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配套公共码头,续建涵江1-3#泊位、莆头3-4#泊位等,完善提升疏港公路、进港航道,建设国投“陆地港”。依托罗屿40万吨码头,发挥物泊科技独特优势,深化与巴西淡水河谷等合作,做大对台铁矿石保税中转业务,大力发展海铁联运、水水中转,打造东南大宗散货枢纽港,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5000万吨。推动海关、海事提效降费,支持船代、货代等航运服务企业升级做大,争设综合保税区,复制推广自贸区政策,全面激活港口潜力。

(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发展之路,拓展木兰溪综合治理成果,不断巩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木兰溪样本

纵深推进木兰溪全流域系统治理。推动《木兰溪流域保护条例》完成立法,着力打造“六水木兰”,加快生态绿心保护利用。继续推进木兰溪防洪、东圳水利枢纽引水配套、玉湖与企溪水系连通等工程,大力推动木兰溪下游水生态修复治理、水源涵养等项目,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推行科技治水,全面提升小流域治理水平,木兰溪流域水质优良率稳定在83.3%以上、省控小流域水质优良率稳定在100%。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百威雪津、华峰绿色纤维、三棵树涂料等产业园为标杆,深化绿色园区示范创建,促进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发展环保产业,培育壮大一批骨干企业,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推进清洁生产,建设绿色低碳的交通、能源、建筑、工业体系。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规范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开展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专项整治,盘活低效用地。

持续提升环境质量。实施蓝天、碧水、碧海、净土“四大工程”,坚决完成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长效机制,加强工地扬尘、道路跑冒滴漏管控,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5%以上。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坚决消除城市生活污水直排口,市县生活污水处理率94%以上,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实现长制久清;开展“污水零直排区”示范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75%以上。强化近岸海域海漂垃圾和入海排污口整治,严厉打击非法盗采、滥用海砂行为。

(八)坚持以文塑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增强城市软实力、影响力、美誉度

保护好湄洲岛。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科学编制妈祖文化保护和发展规划,争设“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合作示范区”,创建国家级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区。高标准办好世界妈祖文化论坛,设立中国传媒大学湄洲岛数字传媒基地,建设两岸心灵契合社区,推动妈祖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全国车路协同试点,建设北斗三代应用示范岛、智能网联智慧岛,加快建设全国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构建沿海绿色生态屏障,让湄洲岛成为蓝天绿景、碧海金沙、沁人心脾的旅游圣地。

全力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积极参与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全面开展历史环境全要素普查,编制全市历史传统风貌“一张图”。大力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施“十街十镇百村千屋”行动。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与文物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的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整治名镇名村传统村落7个,延续和拓展传统功能,打造一批精品古街和示范村。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入推进新一轮文明城市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施莆仙戏抢救保护工程、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制作出版叫得响的莆仙戏精品剧目2个、影视作品2部、文化作品10部。建设文化惠民工程,新增10个“莆阳书屋+”项目。开展文化产业龙头促进行动,培育5-10家文化龙头企业,实施“大师引领”行动,厚植工匠文化,培育莆匠队伍,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10%。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新增一批五人足球场等社区健身场地,扩大“妈祖杯”海丝国际羽毛球挑战赛等赛事影响力。打造体育特色小镇、体医融合示范点,建设国家级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推进体教融合,提升竞技体育水平,办好第五届市运会。

(九)坚持人民至上,用心用情用力改善民生福祉,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入开展“十个一批”扩岗行动,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8万人。实施“技能莆田”行动,开展政府性补贴培训技能人才2.5万人以上。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安排创业贴息贷款2亿元。抓好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1600个。创新出台新业态就业服务保障办法,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围绕教育强市战略,培养“四有”好教师,实施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提升行动、“好校长、好教师”培养引进工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待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体育、美育等领域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适应新高考改革要求,持续提升高中教育水平。重视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扩大中心城区基础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建设莆田一中新校区和秀屿校区,新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5000个、中小学学位1万个。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办好北理工东南信息技术研究院,推动新工科产业学院提升办学水平,加快建设妈祖医学院、福建东软职业学院,扩大“龙头企业+职业院校”社会化办学规模,新增高职学位1200个、中职学位2000个,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

全力打造健康莆田。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科学精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处置机制,提升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实施医疗卫生三年攻坚行动,下大力气提升乡镇中心卫生院、县区综合医院,健全院前医疗急救网络体系和AED应急救护体系,筹建城市新区医疗中心,建立市级临床重点专科15个,新增床位1000张。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消化道“三早”行动和新生儿耳聋基因免费检测。深化“三医联动”和分级诊疗,优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体系,减轻重特大疾病患者负担。实施莆籍名医回归工程,建立“师带徒”专科工作室30个,壮大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主办:仙游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2010www.xy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94-8396686 投稿信箱:xr8396686@163.com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企侵权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民族宗教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版权所有@仙游新闻网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2023004176号 闽公网安备35032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