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今天:
投稿信箱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新闻网>文体>
飞山书院:仙游史上最早的乡学堂
2021-03-04 10:25:13 游心华 来源:仙游今报  责任编辑:林婧晶  

明代《仙溪志》影印件截图

书院是一种以儒家士人为代表的读书人进行文化积累、研讨、传承的文化教育组织。始于唐,盛于宋,延续于元、明、清。书院大抵分为官立和私家两种,官立书院初为官方修书、校书或偶尔为皇帝讲经的场所;私家书院一般是聚集生徒、研究学问之所。

福建自北宋“闽学鼻祖”游酢、杨时理学南传之后,书院盛起,“巷南巷北读书声”。据《仙游县志》记载“仙游之有书院,多建在故明嘉靖以前。而社学之设,则始于宏治时。至国朝乾隆十四年(1759年),知县陈兴祚又倡立金石书院,夫萃四方之士择于庠序。亦既人不自学,家不自为师。犹虑其或遗也,分而养之书院、社学中。所以造就后进,鼓舞群伦者,法至备矣。乃者旧立各学,半皆苔痕草色,陋室不如,甚且禾黍高低,榛芜杂沓。有心者仅得就遗址以概举其名。今惟金石书院及城中四社学规条整肃,不改旧时。盖以培一邑之人材,而为功于学校,其所关正非浅鲜。”

从历代县志文献记载上获悉,仙游县最早的庙学始建于县西(今仙邑城隍庙),宋咸平五年(1002年)迁于县南(今文庙),而民间书院当推北宋时期的“飞山书院”,其首倡者为张葆光,始建年代不详。

张葆光,又名张弼,仙游人,出身名门,宋绍圣三年(1096年)特奏名进士,敕赐“葆光处士”(古时候称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从宋《仙溪志》的记载中得知,张葆光是一位澹泊名利,隐迹山林的儒士。“飞山书院”当在张葆光得中进士之后创办起来的,时间应在宋绍圣三年(1096年)稍后。

古代书院多于山林僻静之处构建学舍,或作藏书之处。“飞山书院”崛起之后,南宋开禧间(1206年)喻氏大飞书院又拔地而起,前后相隔百年。据明弘治陈迁《仙溪志》卷二“乡学堂”载:“张葆光飞山书院,在泮宫(今仙游文庙,旧称庙学)东北隅。元,世孙(张)礼重修;明,裔孙(张)福复建。时称曰学堂也。”由此可见,飞山书院到了明代已经不再是书院性质,而是一所普通的学堂。

张葆光,字舜元,唐招讨副使(张)濬后。恬淡好学,尤刻意于《易》,用力三十年,释然领悟,因著为书。其说爻象之词,字字皆有所本,上极道德性命之理,下及昆虫草木之微,有汉晋易家所不到者。绍圣初,大臣以其名闻,并上所著《易解》九卷,赐号葆光处士。朝奉郎林伸等列荐于守帅,部使者奏上,勅授福州司户参军,充泉州教授,未赴官卒。子珂,官右正言,以风节著。”(清《仙游县志》卷三十八“儒林”)

张葆光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成果有《葆光易解》十卷(《仙游县志》载是九卷),这是一部有价值的重要解释易学的学术著作,惜已佚矣!《葆光易解》历史上各家书目都有著录,如《宋史·艺文志》作《易解义》,《遂初堂书目》作《易传》……南宋著名文学家、端明殿学士洪迈(1123年~1202年)《容斋随笔》“坤动也刚”一文亦载录“张葆光但以训六二之直”之句,可见其影响之深且远。张葆光“飞山书院”遗址已经不可考,明代《仙溪志》上只记载:“张葆光处士墓在县东五里灵陂山院西。”

主办:仙游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2010www.xy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94-8396686 投稿信箱:xr8396686@163.com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企侵权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民族宗教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版权所有@仙游新闻网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2023004176号 闽公网安备35032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