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今天:
投稿信箱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仙游新闻网>文体>
东门街上施公祠
2021-04-23 18:06:43 游心华 来源:仙游今报  责任编辑:林婧晶  

施公祠

东门街位于古代仙游朝京门外,东湖胜地,五坊十巷,抬眼望去,古迹林立,堪称仙游第一街。曾闻这条街上有一座施公祠,但不知藏在何处。

近日,经东门街老住户陈明友引领,终于找到了施公祠的藏身之处。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施公祠就隐匿在东门老街清代乐善好施坊(即今东门石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唐代十洲亭(即今迎春亭,旧名九仙亭)之间的民房里,亭子不大,只有一间普通民房的高度,故此平时行人过往难得一见。施公祠是一座用条石构建的亭子,房主施向文,自称是施韬的后裔,世居施公祠,也是这座建筑物的守护人。旧城未改造前,东门街是一个繁华小集市,人来车往,熙熙攘攘,于是施家人因地制宜,在施公祠下开设豆腐作坊,垒起锅灶,以做豆腐养家糊口,如今生意不做了,亭子也被烟火熏黑了,显得杂乱而无章。

据清乾隆三十六年《仙游县志》载:施公祠在东郭迎春亭东大路北,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建,祀都督施韬。以造仙邑青龙、石马诸桥有功,因建石室,春秋展祭。邑绅士作碑以记:施公之有造我仙邦也,盖自己卯(1699年)岁来游菜溪,历今八载。造石马、青龙、广桥、仙水大桥四。修平政、巩桥、南桥,圯桥三。硕德鸿功,俱已勒于诸桥石碑上矣!我仙人思无以报公万一也,为建石亭于邑东关外,祀公禄位,瞻拜千年。夫以公之弃轩冕,乐山林,世无不钦仰高风,羡为希觏。乃素性慈仁,汲汲以济人为事。如造桥砌路、赈饥捨木。在吾闽处处播颂声,而尤于吾仙为加厚,此仙之人所以爱戴不谖也。亭建于夏四月,成于秋九月。上下周遭皆石架砌,洵可垂之百禩,永惬人情也。是为记。康熙四十五年丙戌孟冬榖旦。

施韬,清朝康熙年间礼部右侍郎,字文起,授荫任“左都督”,人称“施都爷”,泉州人,清初著名将领靖海候施琅的侄儿(施显之子)。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施韬跟随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奉旨专征台湾,维护国家的一统。在收复台湾的战斗中,施韬身先士卒,立下了汗马功劳,赢得了康熙朝廷和天下百姓的爱戴。后来施韬告老还乡,热心公益事业,关心民间疾苦,与叔父施琅一起捐资修葺扩建龙山寺,修建渎桥、东洋桥等。晚岁,看破红尘,遁入仙游菜溪了却此生。

据《仙游县志》记载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施韬隐居菜溪岩“捐租赠僧,新其梵宇焉”。传说施韬隐居期间,深入民间,了解到当时菜溪岩漫山遍野长着断肠草,常有牲畜误吃毒死,山里百姓偶尔有人想不开,也去吃断肠草了结性命。于是,他下决心要根除这种毒草。他一边饲养绵羊寻找断肠草,一边请当地村民帮助挖除断肠草的根,以绝毒害生灵之祸首。经过多年的辛劳努力,断肠草得到根除,至今菜溪岩周围再也找不到这种毒草。由于绵羊寻找断肠草有功,感动天庭,化绵羊峰一座,让世人称颂。

康熙四十年(1701年),施韬捐资修葺木兰溪下游盖尾石马桥。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又于青龙桥之下(即今鲤南下楼村),别建东渡一桥,是桥屹峙下游,尤为东流锁钥,深受仙游人民敬仰和爱戴。

主办:仙游县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2010www.xy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594-8396686 投稿信箱:xr8396686@163.com
涉未成年人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企侵权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新闻敲诈和假新闻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涉民族宗教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94-8396686,举报邮箱:xr8396686@163.com
版权所有@仙游新闻网 技术支持:东南网 闽ICP备2023004176号 闽公网安备350322020000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