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镇洲代表: 做大平台促产业集聚 “度尾镇立足省级特色艺雕小镇和省级乡村振兴特色镇,大力发展艺雕产业,打造平台经济,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县党代表、度尾镇党委书记陈镇洲接受采访时表示。 陈镇洲说,要加快建设专业化、特色化、智能化的小微企业产业园区。加快推进艺雕智慧产业园二期、海峡艺雕旅游城二期建设。采用腾笼换鸟的方式,盘活度尾镇闲置厂房和国有土地资源,打造艺雕创意产业示范园区、花卉创意产业园、文旦柚创意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发展循环完整产业链。 充分利用电商产业平台优势,以天猫(仙游)直播基地、仙游抖音电商直播基地、仙游农特产品直播基地落地为契机,开展“电商+小微企业”培育计划,探索发展“网红”经济,着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郑海福代表: 打造安全生产“仙游模式” “作为应急管理部门,将立足本职岗位职责,为美丽仙游建设创造和谐平稳的安生生产形势。”县党代表、应急管理局局长郑海福表示。 郑海福说,下一步要着手实施安全生产“五清”三年行动计划。所谓“五清”是要厘清职责、查清底数、亮清举措、扫清隐患、补清短板,进一步厘清各安委会成员单位职责,形成“清单化”动态管理,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使安全责任更为夯实、风险管控更为有力、隐患整治更为彻底,推动形成较为成熟定型的安全生产“仙游模式”。 报告中还提出“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稳定达71%以上”的目标,这也对我县森林防灭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一步县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将从注重“防”、加强“训”、突出“联”这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我县、乡两级森消队伍森林火灾扑救能力,不断完善联动机制。 郭玉湖代表: 打造“智慧城市”大脑 报告提出,要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建设宜居宜游之城。作为城市管理部门,今后会在推动城市管理工作深度融入、高效服务上下功夫。县党代表、城市管理局局长郭玉湖表示。 郭玉湖说,秉持“三分建七分管”理念,今后将加快“数字城区”“数字城管”建设,打造“智慧城市”大脑。 具体落实上,将以标准化为抓手,坚持对标对表、精细管理,全力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安全的城市环境;以社会化为基础,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有效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共建、共治、共享;以法治化为保障,坚持依法从严、管治结合,综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城市治理难题;以智慧化为支撑,坚持智能感知、互联互通,不断创新“数字城管”建设,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聪明、更智慧。 傅俊忠代表: 做大做强做优城市 县党代表、鲤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傅俊忠表示,贯彻落实大会精神,要着力做好三大文章。敢当“拓城人”,做大城市,以项目征迁为中心,推动三大片区项目征迁的扫尾,促进连片开发;要能当“创城人”,做强城市,做好老城区城市的堵点打通、旧城改造,发展平台经济、总部经济、夜间经济;要善当“护城人”,做优城市,构建魅力、和谐、幸福新城区。 城区东部打造成为仙游“东大门”门户商圈、高端双创中心,建设成为集商业、经济、创新、住宅等城市功能齐备的新城区。城区北部着力发展休闲旅游业、特色餐饮业等,打造城市CBD集中区、高端住宅示范区、文旅产业首创区。城区西部着力发展文化教育产业、休闲娱乐项目,进一步推动形成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现代商圈。打通老城区南北通向重要干道,结合老城改造工作,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林金涛代表: 优项目强链补链扩链 县党代表、县发改局局长林金涛表示,县第十四次党代会高站位全方位谋划了我县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具有深远意义。 下一步,该局将把贯彻好、落实好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重要任务,统一思想、聚焦目标、锐意进取,第一时间将党代会精神传达给全局干部职工,把党代会精神迅速落实到发展和改革工作中去。围绕今后五年工作举措,县发改局将深度谋划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动项目开工、建设、投产,为“加快融合发展,打造美丽仙游”提供项目支撑。将突出开放招商,围绕“333”重点产业,引进更多强链、补链、扩链的优质项目,加快实施“三转一市”“四换四名”工程,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做大做强经济总量。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探索实施一批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以更优的营商环境助推仙游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 郑志伟代表: 产城融合按下“加速度” “党代会报告提出,加快融合发展,打造美丽仙游。鲤南镇作为仙游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奋力开创新局面。”县党代表、鲤南镇党委书记郑志伟接受采访时表示。 郑志伟说,今后该镇在推动产业跨界融合方面将以凯茂等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为引领,精准谋划、精准对接,策划建设特色小微企业园,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全面保障瑞声数码蓝牙智能终端全产业链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的竣工投产,进一步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实现“强链、补链、延链”;加快推进金凤片区、体育中心片区、玉田片区三个片区改造。 鲤南作为全县城乡互动融合发展的主要阵地,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城,共建宜居新城、打造美丽鲤南。 马丽娜代表: 开辟家庭教育新天地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孩子们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和民族未来。”县党代表、县妇联主席马丽娜表示,作为来自妇联的代表,她重点关注家庭教育,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流动人口子女、困境儿童、残疾儿童、单亲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家庭教育问题。 去年10月1日,《福建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开始施行,标志着家庭教育走上了法治化的轨道。她希望我县能进一步强化政府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夯实服务阵地,加强人才队伍培育,推广普惠性家庭教育服务,不断优化少年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县妇联也会积极作为,主动融入,积极探索家庭教育的新内涵、新模式,推动这项工作早日出成效,让孩子在轻松、安全、快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黄朝阳代表: 满足对优质教育的期盼 “听了报告备受鼓舞,县教育系统将把握机遇谋发展、凝心聚力谱新篇,以更高站位抓好抓实教育工作。”县党代表、县教育局局长黄朝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黄朝阳说,下一步将继续突出学位建设,在城区、集镇区、“双百”工程新兴园区筹划新建幼儿园8所、小学5所、中学1所,规划投资9.5亿元,新增学位15540个,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有学上”“上好学”到“方便上学”的期盼;突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名校长名班主任工程”,积极引进教育高层次人才,同时注重培养培育本土名师队伍,确保引得进、培育好、留得住;突出教育质量建设,以学校精细化管理和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和设备设施投入,促进教育教学、特色办学等方面的良性互动,推动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